论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工资成为劳动者维持自身以及家庭生活所需的主要生活来源,事关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存权。在计划经济时期,因特定的历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我国一直是采用统包统配的固定用工制,由国家按照劳动者的级别、工龄对劳动者的工资进行统筹管理,不因企业的不同而有任何差异。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工资制度开始进行改革,允许企业按照自身效益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确定工资数额和发放形式等,而劳动者自身也有权利自主择业。但因赋予的这种权利过于抽象,导致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劳动者工资数额的认定有巨大的差异,两极分化严重,而其中低工资的劳动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那些因年龄、智力、体力、劳动经验缺乏的弱势劳动者因自身能力的限制,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不公平待遇。为此,我国自1993年就开始制定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如1993年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从而使得企业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可以得到保障。然而,上述的行政规章,在适用中产生了如下问题:立法位阶过低从而导致在法律适用中不受重视,适用范围不明确,确立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不科学,确定标准的机构、程序及调整期限等存在不合理,政府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监管不力,各主体的法律责任不明确也不够严格等。从而导致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成为用人单位压榨劳动者的工具。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包括最低工资的界定、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内涵与特征、最低工资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区别以及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从而论证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将现行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与1993年《企业最低工资规定》进行对比,再结合我国最低工资的实践,探讨我国现行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比如立法位阶过低、最低工资适用范围不明确、政府后续的监管不力、相关主体法律责任不明确等。最后,根据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建议制定《最低工资法》,将最低工资制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专章规定,特别是对于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制定标准等一定要清晰明了,具有可操作性; (2)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适用范围,特别提出要将保障对象以“劳尽所能”为条件,不仅仅要求劳动者要劳动才能获得最低工资保障,同时要求必须尽心尽力。除此之外,还将计件工资制的“劳动定额”进行明晰,从而将这部分劳动者真正纳入最低工资制度的保障范围;(3)将最低工资标准的内涵进一步进行明晰,特别要将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应剔除的因素进行严格区分,并要求公布各因素在制定标准时的具体构成。除此之外,还提出要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评估机制,并以此为参考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最低工资标准。(4)健全政府对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并规范政府、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从而加大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进而有效遏制不法行为的发生,有效执行最低工资法律制度。
【关键词】:最低工资 法律制度 评估制度 法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3
- 一、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13-22
- (一)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内涵与特征13-15
- (二)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区分15-18
- (三)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18-22
- 二、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存在的问题22-31
- (一) 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2-23
- (二) 新旧《最低工资规定》的比较23-25
- (三) 现行最低工资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5-31
- 三、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完善31-41
- (一) 制定《最低工资法》,提高最低工资立法位阶31-33
- (二) 明确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33-35
- (三) 合理规范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35-38
- (四) 健全最低工资的监督管理制度38-39
- (五) 明确最低工资制度中各主体的法律责任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冰;;浅议企业的社会责任[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1期
2 李荣;;性情文化在诉讼中的折射与利用[J];大家;2011年03期
3 柳苗;;环保NGO国别比较对我国环保组织法制化的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2年S2期
4 徐丹彤;;日本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4期
5 谢晓玲;;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施[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张霞;建立与完善就业法律制度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蔡静;;法律制度及道德对推行法治的影响[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丁培龙;;耕地管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7期
9 陈乐平;;基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10 马继军;浅谈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法律制度建设问题[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戈华清;;西部地区土壤保护法律制度分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2 曾文革;王海志;田路;;论我国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岳彩申;张晓东;;风险与安全的重新平衡:银行法律制度的新走向[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4 史辉;;对二手车交易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涛;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法律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林鹭;我国突发疫病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郑丹;污染场地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刘炼;论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范静思;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林珊珊;我国廉租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雯;我国慈善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陈颖;云南境外非政府组织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李雅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杜莉;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7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472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