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问题的法理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18 16: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问题的法理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知情权 立法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


【摘要】:知情权是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和自由。知情权最初由西方民主国家兴起,在我国,随着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知情权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最近几年来发生的社会突发事件,政府相关部门都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将事件的最新进展向全社会公布。这些都是政府尊重公民知情权的表现,如此一来,既能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维持社会稳定,又能使公权力的行使公开透明,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信心,树立政府的权威。总之,知情权的实现,意义重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对知情权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对于知情权在现实中的实施与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知情权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狭义的知情权角度出发,对我国公民知情权在公法领域的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下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法条零散、位阶较低等,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信息公开的最高位阶立法,尽管其本身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公民知情权保护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法规使我国的公民知情权保护开始步入法制轨道,为今后公民知情权立法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方向。
【关键词】:公民知情权 立法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公民知情权的基本理论9-17
  • 第一节 公民知情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9-12
  • 一、知情权的概念9
  • 二、公民知情权的性质9-11
  • 三、公民知情权的特征11-12
  • 第二节 公民知情权的构成要素12-14
  • 一、知情权的主体12-13
  • 二、知情权的客体13
  • 三、知情权的内容13-14
  • 第三节 公民知情权的法理依据和法律价值14-17
  • 一、公民知情权的法理依据14-15
  • 二、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价值15-17
  • 第二章 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之现状17-24
  • 第一节 宪法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17-18
  • 一、宪法中的公民知情权保障理念17
  • 二、宪法对公民知情权的规定17-18
  • 第二节 法律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18-21
  • 一、宪法性法律中公民知情权的体现18-19
  • 二、行政法对公民知情权的规定19-21
  • 第三节 行政法规、规章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21-24
  •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障公民知情权21-23
  • 二、地方政府规章保障公民知情权23-24
  • 第三章 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所存在的问题24-31
  • 第一节 宪法在公民知情权保护方面的局限24-25
  • 第二节 法律在公民知情权保护方面的不足25-26
  • 一、法律体系不科学25
  • 二、保密权力与知情权冲突25-26
  • 第三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存在缺陷26-31
  • 一、行政法规效力位阶过低26-27
  • 二、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过窄27-28
  • 三、法律监督救济手段缺失28-31
  • 第四章 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之完善31-43
  • 第一节 外国的相关立法经验及其启示31-34
  • 一、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31-33
  • 二、日本公民知情权法律制度33-34
  • 第二节 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的完善建议34-43
  • 一、确立公民知情权立法保护的基本原则34-36
  • 二、健全公民知情权法律保障制度36-37
  • 三、以根本法形式确认公民知情权37-38
  • 四、平衡公民知情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38-40
  • 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本文编号:558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58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