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去身份性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去身份性问题研究
【摘要】:“身份”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当身份因素与财产权结合在一起时,我们有必要对该权利中身份因素的具体内涵进行一番考察。在现代的法律制度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身份因素不应再成为财产权取得资格的阻碍。作为我国物权法中最重要的用益物权之一,本应具有清晰财产权属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却困扰于双重性的身份桎梏,而限制了其处分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了我国农村土地权利的流转。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析和改造,力图消除这些限制了我国农村土地权利正常流转的身份因素。全文共分六个部分,除导论和结论外,分为四章。导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出了本文将要论述的核心问题,并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对“身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厘清,然后引入了权利客体论的权利分析框架,研究了权利中身份因素产生的基础,并进一步分析了身份因素与对世财产权结合的几种模式,紧接着对各种模式中身份性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分析,并评析了这些身份因素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第二章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产生的基础——集体土地所有权,分析了这两个权利中身份因素的来源和其产生的现实制度桎梏,指出了附着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上的双重身份性。第三章主要从“权利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耕地农场化”和“地权资本化”等几个角度去论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去身份性的必要性。第四章首先对几种促进农村土地权利流转的模式进行了评析,然后引入财团法人的概念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了去身份性改造,明晰了其权利主体。最后,在借鉴英国土地保有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地权利发展的现状,创新性地设计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进行权能“二次分离”的同时去掉另外一重身份性的方式。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权 经营权 身份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导论11-22
- 一、写作背景与缘由11-13
-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思路13-14
- 三、文献综述14-20
- 四、研究方法20
- 五、本文重要概念的界定20-21
- 六、创新之处21-22
- 第一章 身份的定义与权利中身份性的产生22-40
- 第一节 何谓身份22-28
- 一、社会学对身份含义的认知22-23
- 二、政治学中的身份23-24
- 三、对“身份”一词含义的分析方法:三阶层理论24-28
- 第二节 权利中的身份性的产生和发展28-35
- 一、关于权利本质的各种学说28-30
- 二、本文将采用的权利分析理论:权利客体论30-31
- 三、权利中身份性的产生基础31-35
- 第三节 身份因素与财产权结合的几种模式探讨35-40
- 一、概述35-36
- 二、模式一:身份因素与财产权占有权能的结合36-38
- 三、模式二:身份因素与财产权收益权能的结合38-39
- 四、模式三:身份因素与财产权处分权能的结合39-40
- 第二章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中身份性问题的分析40-53
- 第一节 概述40
-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身份性分析40-49
- 一、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发展历史阶段的考察40-47
- 二、对于集体所有权身份化过程的分析47-49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中身份性因素的产生及评析49-53
-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中身份性因素的体现49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中身份性产生的原因49-51
- 三、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身份性的评析51-53
- 第三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去身份性的必要性分析53-70
- 第一节“权利现代化”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去身份性53-56
- 一、促进城乡居民权利平等化是法律现代化的需要53-55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权能的异化需要改变55
- 三、权利主体的规范化是权利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之一55-56
- 第二节“农民市民化”要求土地承包权必须去身份性56-59
- 一、对“农民”这一概念的理解56
- 二、城乡二元化背景下的农民56-57
- 三、农民市民化的要求57-59
- 第三节“耕地农场化”要求土地承包权必须去身份性59-63
- 一、研究方法的补充59-60
- 二、关于地权制度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的一个推论60-61
- 三、对这一推论的考察和反思61-62
- 四、对这一分析框架的再运用62-63
- 第四节“地权资本化”要求土地承包权必须去身份性63-70
- 一、地权资本化的概念63-64
- 二、地权资本化的两个层次64-66
- 三、地权资本化可以解决“空心村”的问题66-67
- 四、地权资本化可以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67-69
- 五、地权资本化在经济层面的宏观影响69-70
-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改造路径:权能的二次分离70-83
- 第一节 对于促进土地流转几种模式的评析70-72
- 一、“典权入典”与土地流转70
- 二、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理论70-71
- 三、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立”的模式71-72
- 第二节 财团法人化:对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新发展72-77
- 一、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的问题72-75
-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保留的必要性75
-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去身份性的方式: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财团法人化75-77
-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去身份性的路径:权能的“二次分离”77-83
- 一、对物的一种新的分类方式77-79
-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再次分离的方式79-80
- 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再认识80-81
- 四、对二次分离后承包权的具体分析81
- 五、二次分离后经营权的具体分析81-83
- 结论83-85
- 参考文献85-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红良;;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法属性[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刘云生;;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析[J];河北法学;2006年05期
4 吴忠民;论机会平等[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5 刘艳明;;典权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价值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9期
6 赵秀丽;陈硕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0年01期
7 左平良;;农地抵押的法理考量——超越物权法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8 钱忠好;牟燕;;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5期
9 郜永昌;;分离与重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论[J];经济视角(下);2013年05期
10 丁关良;阮韦波;;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离”论驳析——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保留(土地)承包权、转移土地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观点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发芾;[N];甘肃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菲菲;论我国政府在实现机会平等中的职责[D];复旦大学;2008年
2 房妍妍;农民平等权实现之制度建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赵振云;集体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5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8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