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打假人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地位
本文关键词:论职业打假人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打假 食品安全法 私人实施 惩罚性赔偿 十倍赔偿
【摘要】:随着2013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以及《最高院食品药品司法解释》的出台,食品领域知假买假不再影响消费维权,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打假热潮。近年来,绝大多数的十倍赔偿之诉均是由职业打假人提起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然而,职业打假人作为活跃在食品领域维权一线的绝对主力,其法律地位和身份却始终处于灰色地带。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旧《食品安全法》对私人实施的激励不足直接阻碍了私人实施对公共实施的辅助作用,因此新《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制度的升级被寄予了厚望。但遗憾的是,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仍旧回避了当前真正承担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主力的职业打假人的地位问题。与此同时,司法实践中对消费者资格的判断标准的模糊、十倍赔偿责任的具体适用条件的混乱以及对《食品安全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认定的不统一,导致职业打假人的十倍赔偿诉讼存在众多争议。为此,应当尽快明确消费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职业打假人纳入消费者范畴;明确新《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认定。本文将重新审视和确定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内涵,为进一步研究职业打假人的私人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并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由职业打假人提起的十倍赔偿案件进行案例的类型化分析,解决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关于职业打假人私人实施的具体争点和难题。最终承认职业打假人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重要参与者地位,为进一步发挥私人实施的激励作用提供合理的建议。应当尽快承认职业打假人食品安全法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地位,规范和引导职业打假人的私人实施,从而真正发挥十倍赔偿制度对违法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惩罚与威慑作用,以及对普通消费者参与私人实施的激励作用。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导论部分,通过对最高院第23号指导案例的分析提炼本文的问题,进行文献综述,阐述该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完成对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界定;第三部分,分析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现状和食品安全领域职业打假的特征,为解决问题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通过案例的类型化分析展开职业打假人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考察,结合审判实务中的具体争点,为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争议提供指导;第五部分,即结语部分,为规范和适当引导职业打假人的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提供合理的、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打假 食品安全法 私人实施 惩罚性赔偿 十倍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6;D922.29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1 导论7-13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研究方法及意义8-9
- 1.3 文献综述9-11
- 1.4 解决思路11-13
- 2 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相关理论分析13-20
- 2.1 私人实施的内涵13
- 2.2 经济法的私人实施13-16
- 2.2.1 经济法实施的公私二元划分14-15
- 2.2.2 理性经济人主体15
- 2.2.3 经济法实施的正外部性15-16
- 2.3 食品安全法的私人实施16-20
- 2.3.1 对几个相关概念的认识16-18
- 2.3.2 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界定18-20
- 3 职业打假人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实践考察20-26
- 3.1 职业打假与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私人实施20-22
- 3.1.1 食品领域的职业打假20
- 3.1.2 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现状20-22
- 3.2 案例考察22-26
- 3.2.1 法院驳回的理由22-24
- 3.2.2 法院支持的理由24-26
- 4 职业打假人食品安全法私人实施的具体争点26-41
- 4.1 职业打假人的消费者主体资格26-29
- 4.1.1 实务的困惑26-27
- 4.1.2 消费者资格的判断标准27-29
- 4.2 职业打假人“无损害的损害赔偿”29-34
- 4.2.1 案例之检讨29-30
- 4.2.2 实际损害之于惩罚性赔偿——以法经济分析为视角30-33
- 4.2.3 十倍赔偿的适用条件33-34
- 4.3 职业打假人的“食品标签之战”34-40
- 4.3.1 法院的不同认定34-36
- 4.3.2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认定36-37
- 4.3.3 食品标签问题的具体适用37-40
- 4.4 小结40-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文;;食品安全法望年底出台 首列入十一五规划[J];食品科技;2006年03期
2 ;食品安全法(草案)原则通过[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7年11期
3 彭东昱;;法律能否防止“三鹿事件”重演——聚焦食品安全法三审[J];中国人大;2008年21期
4 宗荷;;“三鹿”催生食品安全法八项修改[J];质量探索;2008年11期
5 ;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审作出八项修改[J];中国猪业;2008年12期
6 陈石榕;;对《食品安全法(草案)》的几点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08年02期
7 杨建锋;;食品安全法草案即将出台有法可依指日可待[J];福建质量信息;2008年05期
8 孙仁军;;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一言[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年06期
9 ;食品安全法有望出台,监管部门届时将会全程监管[J];中国酿造;2009年02期
10 张宝山;;食品安全法:磨砺之后始见真[J];中国人大;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艳林;;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法体系的若干构想[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杜钢建;;食品安全法的作用[A];2009中国(深圳)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学术报告汇编[C];2009年
3 王吉林;郭鹏;;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4 赵明贵;李海霞;;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十倍赔偿”的法律适用——基于消费者利益的考量[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赵士辉;;食品行业道德的功能及其与食品安全法的关系[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鑫;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需制定修改配套法规[N];法制日报;2009年
2 法文;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N];消费日报;2009年
3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高秦伟;食品安全法治期待严治和善治[N];法制日报;2012年
5 朱禹 李宁一;理化指标超标能否适用食品安全法[N];中国质量报;2013年
6 记者 陈丽平;为修改完善食品安全法做准备[N];法制日报;2013年
7 李秋萌;新食品安全法初稿近期出炉[N];中国食品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闻笛;最严食品安全法有望年内出台[N];中国企业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柴春元;食品安全法该怎样改[N];检察日报;2013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 杨建顺;食品安全法修改应兼顾两种功能[N];检察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蔚;论职业打假人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地位[D];扬州大学;2016年
2 谷亚韬;我国食品安全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吕婷婷;我国食品安全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姜咪咪;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思考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晖;食品安全法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邱婷婷;中日食品安全法比较[D];南昌大学;2011年
7 刘倩;食品安全法理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凤婷;食品安全犯罪立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协调性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江红芳;十倍赔偿制度: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10 佘帅;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8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4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