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研究
【摘要】: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是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对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研究得并不深入,致使这一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无法完全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无法在儿童保护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笔者立足于我国国情,剖析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不足,充分吸收和借鉴域外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立法指导思想、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主体、明确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对象、细化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措施、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配套机制。从局部到整体逐一完善,使立法和司法实践得以有效衔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在该部分中,笔者首先以三个监护失责的案例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笔者对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扬州市双桥实验中心小学、扬州市汶河小学的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且与学校部分班级的班主任进行了深度交流,收集到丰富的第一手数据,为文章的撰写建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立法现状”通过阐述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立法现状,阐明了笔者认为我国存在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观点。第三部分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基本理论”。在本部分中,笔者主要对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源流、内容进行阐述。希望通过对该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状况的关注。第五部分为“重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立法建议”。在该部分中,笔者分析了目前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的相关立法,旨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提供借鉴。此外,笔者在此部分中还提出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监督的立法建议。笔者认为,在完善这一制度时,不仅要使该制度的主体、对象得以明确,还要明确监督者的责任。在对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具体措施予以完善时,笔者主张,将未成年人分成不同的情况,根据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监护监督措施,使得该制度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未成年人 监护 监护监督 立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83;D92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引言7-9
- 1 问题的提出9-15
- 1.1 相关案例介绍9-10
- 1.2 实地调研的有关情况10-15
- 1.2.1 实地调研的目的10
- 1.2.2 实地调研对象10-11
- 1.2.3 实地调研结果11-15
- 2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立法现状15-17
- 3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必要性17-19
- 3.1 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是社会现实的需要17
- 3.2 我国监护监督立法并不完备17
- 3.3 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7-18
- 3.4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有利于人们思想观念转变18-19
- 4 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基本理论19-22
- 4.1 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源流19-20
- 4.2 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内容20-22
- 4.2.1 监护监督的主体20-21
- 4.2.2 未成年人监护监督的对象21
- 4.2.3 未成年人监护监督人以及监护监督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21-22
- 5 重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立法建议22-40
- 5.1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2-24
- 5.1.1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规定相对零散22
- 5.1.2 国家对未成年人监护进行监督的范围狭窄22
- 5.1.3 监护监督的主体不明确22-23
- 5.1.4 监护人监护失责的情况很难被发现23
- 5.1.5 监护监督人履行职责的内容、方式、标准未予以明确规定23-24
- 5.2 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比较分析24-29
- 5.2.1 英美法系国家相关立法分析24-25
- 5.2.2 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立法分析25-28
- 5.2.3 借鉴与吸取国外的经验28-29
- 5.3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监督的立法建议29-33
- 5.3.1 明确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主体29-30
- 5.3.2 明确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对象30-32
- 5.3.3 明确监督者的职责与责任32-33
- 5.4 监护监督人及监护监督机构履职方式设想33-40
- 5.4.1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33-37
- 5.4.2 亲友作为监护人37
- 5.4.3 儿童福利院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37
- 5.4.4 对残疾儿童的监护人应采取的监护监督措施37-38
- 5.4.5 老师应采取的监护监督措施38
- 5.4.6 对监护监督人及监护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的措施38-40
- 6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5-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金顺;;监督法,,健全和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的重要标志[J];人民政坛;2007年07期
2 吴振涛;雷鸣;;人大监督的平衡之道[J];楚天主人;2012年02期
3 高新民;建立真正管用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反腐倡廉的当务之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5期
4 姚文仓;要把监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J];人大研究;2000年10期
5 周利民,王霞;试论公司的监督制度[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姜大中,刘学谦;要完善国企监督制度[J];中国监察;2002年21期
7 俞和萍;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J];求实;2004年S2期
8 杨中旭;孙展;;民望殷殷监督法[J];浙江人大;2004年11期
9 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J];中国法学;2005年04期
10 徐竹滨;“自觉接受监督”靠不住[J];人大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丁辉;;人大监督期待突破“最后一米”[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绍先;;关于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徐复林;;关于科学构建监察监督体系的思考[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车迎坤;;邓小平关于加强对党的监督的重要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尤俊意;;党风廉政建设与监督体系架构[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健;;反贪机构外部监督的制度抉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车云;;对“一把手”监督初探[A];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保驾护航论文集[C];2000年
8 陈军;;浅谈如何增强内部专卖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6年论文集(上)[C];2007年
9 黄云满;;把好三道关口 有效实施监督法[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亚娟;;邓小平执政党监督思想探析[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中 高云庭;从三个方面提高监督实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2 于涛;学透四项监督制度科学选拔任用干部[N];长白山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刘霞;认真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4 王正;监督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N];人民日报;2007年
5 文彬;应重视对监督者的监督[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记者 杨永安;加强监督制度建设 加大源头治理力度[N];中国石化报;2008年
7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 田湘波;反腐监督制度发挥作用的四个条件[N];检察日报;2009年
8 荣成;监督更应崇尚规则意识[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樊小惠 记者 刘启靖;开阳县掀起“四项监督制度”学习热潮[N];贵州政协报;2010年
10 张安妮 记者 李丽;贵州安监煤监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四项监督制度”[N];贵州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延聪;地方自治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增光;民国监督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锐霞;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计旭;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改革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3 闭玲玲;司法救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任明;地方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谢碧云;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制度变迁研究(1979-2016)[D];吉林大学;2016年
6 徐之美;中国法官监督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李林杰;我国经营者集中监督受托人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张芳;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张宜其;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高安举;论村民监督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1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8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