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摘要】: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文明的结晶,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社会价值以及审美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就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而言,对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力度还不够,特别是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更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的迫切性,并以法律的角度总结归纳出了现阶段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和相应对策,旨在完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作者单位】: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 茶文化 非物质遗产 法律保护
【分类号】:D922.16;TS971
【正文快照】: 茶是我国最为传统的饮料,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底蕴,成为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产生于我国农耕时期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因此导致了其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军;从云锦艺术的创作和传承方式看它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属性[J];丝绸;2003年09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晋静;;中国体育非物质遗产的存留状况[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潘守永;郭婷;;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博物馆职能转换刍议[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志军;;戏剧文化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特殊地位[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3期[C];2008年
4 边立斌;;传统文化离我们有多远[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陕西卷)[C];2013年
5 刘连群;;论京剧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林开耀;;加速实施《中国黎学》方案,让黎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龚莲;“中华”烟工艺申报非物质遗产[N];东方早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斌邋实习生 耿育;非物质遗产念起“生意经”[N];解放日报;2007年
3 欣华;非物质遗产商业化运作拉开帷幕[N];今日信息报;2007年
4 记者 田丕 通讯员 毛明博 张振业;114项文化遗产荣登我市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N];安康日报;2009年
5 任新;拿什么拯救你 非物质遗产[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邹启山;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历程[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斌;非物质遗产:同样珍贵的世界遗产[N];解放日报;2005年
8 记者刘玉琴;抢救和保护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N];人民日报;2002年
9 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喻菲;京杭大运河同时申报物质和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彤;传统节日现代特色的构建[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2 阚玉丽;非物质遗产视角下孔子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8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