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4:12
本文关键词: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慈善组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2008年汶川大地震,慈善组织充分体现出可弥补政府救济失灵的功能。此后,社会公众及媒体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慈善组织活动上,慈善组织也因此被报道出很多不符合公益慈善目的的非法行为,如郭美美事件等。社会公众对慈善活动的信任度也呈下降趋势,这严重阻碍到慈善事业发展。为了剔除此障碍,促进慈善事业高度发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应纳入立法。第一部分绪论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国内外背景入手,分析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目的及意义,表明该文章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从宏观上讨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概述界定慈善组织概念,讨论慈善组织形式。通过慈善组织的公共性、社会公众知情权、信息不对称性、社会契约论、自由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论证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问题从现有立法及实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行政管控阻碍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信息公开主体混乱、信息公开内容模糊、信息公开程序非标准化、信息公开救济途径缺失四点具体问题。第四部分国外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考察,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四个国家关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渊源、内容规定及各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特点,对比四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提出我国制度的设计应选择适合社会发展的制度、坚持强制信息公开原则及慈善组织分类信息公开原则的借鉴结论。第五部分完善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提出将信息公开制度纳入立法的建议,具体制度设计建议包括慈善组织去行政化并还原市场竞争、重定信息公开原则、合理界定信息公开主体、慈善组织应当公开的信息内容、统一信息公开程序、建立信息公开救济途径、明确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归责要求七个方面。
【关键词】:慈善组织信息公开 慈善组织 慈善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D922.18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9-10
- 1.4 创新点10-11
- 第2章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概述11-18
- 2.1 慈善组织概述11-13
- 2.2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概念与形式13
- 2.3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必要性13-18
- 第3章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问题18-25
- 3.1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现有立法与实践18-21
- 3.2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21-25
- 第4章 国外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考察25-32
- 4.1 美国25-26
- 4.2 英国26-27
- 4.3 德国27-29
- 4.4 日本29-30
- 4.5 国外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0-32
- 第5章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32-42
- 5.1 降低慈善组织行政化,,还原市场竞争32
- 5.2 重定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原则32-33
- 5.3 合理界定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主体33-34
- 5.4 慈善组织应当公开的信息内容34-38
- 5.5 统一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程序38-39
- 5.6 建立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救济途径39-40
- 5.7 明确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归责要求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国爱;程昔武;;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年04期
2 李喜燕;;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J];经济法论坛;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687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870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