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研究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研究
【摘要】:随着依法治教的不断发展,权利问题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权利的行使及其使用限度的相关问题也成为广泛讨论的焦点。适度的行使权利不仅有助于缓解一系列矛盾的出现,还可以保障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是一种教师管理学生的手段,同时也是我国法律法规所赋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一种基本权利。在教师管理权问题的研究中,对教师管理权的设定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容易导致教师过度甚至滥用其管理学生的权利。因此,了解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的边界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通过对教师管理权边界缺失而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原因提出教师管理权边界设立的必要性。通过明确教师管理权边界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行使管理权中的限度,防止教师在行使管理权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边界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而减少因侵权问题而引发的教育纠纷。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手段是案例分析法、现场观察法以及文献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重点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并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明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理论分析。首先探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设立的相关理论,其次分析教师管理权的公共性及职业性,第三探索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设立应遵循的四大基本原则,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设立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缺失引发的问题与反思。本章主要是对当下教师管理权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因教师过分不管或过度管理而引发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度而致使冲突问题频发,从而得出教师管理权边界设立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设定及其实施保障。本章主要通过对域外教师管理权的行使及其限度进行借鉴与总结分析,发现我国并不像域外的国家一样对其教师管理权有明确的边界划分。因而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设定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并在最后提出,要想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四个方面的保障:一是要求法律对其进行强制保障,二是要不断设立监督机制,三是要学校保障坚持不损害学生利益的原则和不妨碍管理秩序的原则,四是要求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边界 教师管理权 设立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2
- 一、问题的缘起8-9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9-13
- (一)关于权利的研究10-12
- (二)关于权利边界的研究12-13
- 三、研究意义13-15
- (一)理论意义13-14
- (二)实践意义14-15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辨析15-19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5-18
- (二)权力与权利的辨析18-19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9-22
- (一)研究方法19-21
- (二)研究思路21-22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理论分析22-29
- 一、理论基础:教师管理权边界的设立之本22-24
- (一)权利的相对性22-23
- (二)权利的冲突性23-24
- 二、权利属性: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基础24-25
- (一)教师管理权的公共性24
- (二)教师管理权的职业性24-25
- 三、基本原则: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准则25-29
- (一)比例性原则26
- (二)教育性原则26-27
- (三)均衡性原则27-28
- (四)适度性原则28-29
-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缺失引发的问题与反思29-39
-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缺失引发的问题29-32
- (一)教师对自身管理权的弱化及忽视29-30
- (二)教师使用管理权过度产生的冲突30-32
-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缺失的反思32-39
-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缺失的原因32-35
-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必要性35-39
- 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的设定及其实施保障39-53
- 一、域外教师管理权边界的借鉴39-41
- (一)美国39-40
- (二)日本40-41
- 二、我国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标准41-48
- (一)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标准——对法律关系主体的限制42-43
- (二)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标准——对管理行为的限制43
- (三)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标准——对管理行使时空的限制43-44
- (四)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标准——对管理强度的限制44
- (五)教师管理权边界设定的标准——对管理方式的限制44-48
- 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权边界设立的实施保障48-53
- (一)法律上给予强制保障48-49
- (二)社会上设立监督机制49-51
- (三)学校保障坚持“两不”原则51-52
- (四)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陈国兴;外语教师素质与青年外语师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姜男;李晶;;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师语言调控能力的培养[J];世纪桥;2012年13期
3 常晓君;;谈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青山,于彩丽;浅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1999年S3期
5 刘澍心;论交际性语言在课堂语境构建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5年09期
6 杨婷婷;;以新课标的视角透视教师亲和力[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7 张幼军;谈教师自我形象塑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03期
8 彭青艳;;构建成功课堂的情与美[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黄长仙,王燕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调适──关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点浅见[J];公安教育;1998年06期
10 李美英;教师要不断锤炼口语表达能力[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园;;教师礼仪与形象的分析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2 侯春杰;;教师语言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吉各拉格;;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琐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4 许董生;;浅谈教师语言[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傅欣;;对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张聪;;教师课堂中语言的加减乘除[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周园;;教师礼仪与形象的分析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王文珠;;试论教师职业品格的塑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覃春梅;;浅谈教师语言对幼儿美术创造的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季兰芹;;浅谈教师的语盲修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元祥;感悟“教师人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沭阳国际学校 张乐华;教师不应有语言霸权[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河南省汝州市 陈亮涛;实施素质教育应提高教师素质[N];学知报;2011年
4 民权县人和镇第一初级中学 赵先进;谈数学教师的语言[N];学知报;2011年
5 河南省镇平县卢医镇初级中学 陈明;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N];学知报;2011年
6 姚丽红;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N];伊犁日报(汉);2007年
7 四川省内江市铁路中学 李晓娟;浅析数学审美教育对数学教师美的需求[N];学知报;2010年
8 王尊;应重视教师语言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张立平 作者为承德市岔沟中学教师;教师的语言艺术[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10 刘善泽;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五个面向”[N];承德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大班数学集体活动中教师使用教具现状和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魏冰思;透视课堂:中小学教师批评行为及其对师生关系与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张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艾国峰;高中物理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萍;高中生物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田菲;小学数学新手与专家教师课堂理答行为的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何家贵;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荆素正;中小学教师“批评”现象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9 覃淑远;女师范生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谢娜;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2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0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