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地征用中利益分配均衡博弈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02 03:38

  本文关键词:农地征用中利益分配均衡博弈机制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征用 利益分配 均衡博弈


【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引擎,其扩张中由于强政府——弱农民的力量对比带来的征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也越来越紧张。当前,我国土地实行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离"的土改政策有望从农民本位出发赋予农民在征地过程中更多的财产性权利。为此,有必要从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现状出发;立足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益关系,深层次的分析征地参与方利益分配不均衡性的原因;并结合博弈论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重新构建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和利益各方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均衡博弈,以期形成土地征用中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合理性与公正性,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
【作者单位】: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关键词】土地征用 利益分配 均衡博弈
【分类号】:F321.1;D922.32
【正文快照】: 一、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损现状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求农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1]在多方参与的经济收益上,有收益就会有分配,我国农地征用中会形成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在收益的分配上却出现严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藏春;论土地法制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J];中国土地科学;1996年05期

2 黎明;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促进陆川经济发展[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0年04期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12期

4 肖广文,张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反思[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曾文革,王保信,宋宗宇;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张晓玲;制度之痛:中国土地征用的四大弊端[J];安徽决策咨询;2004年10期

7 曹晓晴;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韦林珍,钟海;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及完善[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张学军;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性及其体制的重塑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许佳胤;浅析我国土地征用立法若干问题[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土地征用法制[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阳盛益;黄红华;;体制内外并行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思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胡光明;;浅谈普陀区土地征用的问题与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兰根成;;浅析松阳县土地征用存在问题及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毕晓棠;侯世栋;;现行土地征用凸显的制度障碍及相应对策[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孔文君;杨溯铭;梁超;;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全面推进征地改革[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兰根成;;浅析松阳县土地征用存在问题及对策[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8 林乐;贾生华;;各国(地区)土地征用的理论基础、法律程序和补偿机制[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张曙光;刘守英;;地权变迁的底层视角——《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前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10 王启东;;浅淡当前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正平;规范土地征用款分配[N];农民日报;2009年

2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刘志强 蔡卫华;“公共利益”界定的国际经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对话人 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党校法学博士 蔡永飞 《法制日报》视点记者 范传贵;完善土地法制方能避免“人为造城”[N];法制日报;2013年

4 赵永伟 唐璨(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立土地征用争议司法裁决制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法国土地争议由民事法院管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6 杜豫苏 杜西红;在矛盾冲突中寻求衡平、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陈洪东;“永久性”租赁土地 约定违法应无效[N];法治快报;2006年

8 陈虹伟;农村土地征用凸现妇女权益问题[N];法制日报;2007年

9 李凤章;权利明晰 流转自由[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10 陆昀;农民利益牵动代表委员心 建议立法规范土地征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明智;集体土地征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论土地回转法律制度[D];西北大学;2007年

2 贾娟;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冯渝安;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林琦;土地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章亮亮;试述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及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王怀勇;土地回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唐琼;论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保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中显;集体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郑孝军;我国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民法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陈s鷖,

本文编号:776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76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