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17-09-03 04:15
本文关键词:论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立法完善
【摘要】:针对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劳务派遣现象,2008年《劳动合同法》专门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规定。然而,劳务派遣制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消极的现象,因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的决定》,系统地对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劳务派遣用工关系中出现的各种消极现象,使我国劳务派遣行业更加规范。此次修订对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的准入条件、设立门槛、适用范围及各方承担的权利义务等都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劳务派遣关系中的合同解除制度也在劳务派遣立法中有完整的规定。在此之后,2014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其中对劳务派遣关系中的合同解除问题进行了补充性的规定。我国的劳务派遣解除制度即有了完整的体系。然而,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现行《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务派遣合同解除制度与《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的解除制度所构成的完整系统却呈现出并不和谐的特征。首先,从立法目的来看,二者呈现出立法目的相互偏差的情形;其次,从具体内容来看,二者的内容并不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第三,从法律效力来看,二者存在一定的冲突关系。除此以外,劳务派遣合同解除制度还存在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的退回权与解除权衔接不畅,劳动者的解除权与劳务派遣协议的效力相互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造成劳务派遣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障碍。因此,有必要从立法目的统一、劳动者解除权规范化、用工单位的退回权与用人单位的解除权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务派遣合同解除制度。
【关键词】:劳务派遣合同解除 立法目的 适用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3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1 选题背景9-10
- 1.2.2 选题意义10
- 1.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10-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1.5 研究框架12-13
- 第2章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概述13-21
- 2.1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概念13-14
- 2.2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类型14-15
- 2.2.1 协议解除14
- 2.2.2 单方解除14-15
- 2.3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意义15-21
- 2.3.1 有利于减少劳务派遣合同纠纷16-17
- 2.3.2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选择17-18
- 2.3.3 规范用人单位的合同解除制度18-19
- 2.3.4 降低用工单位的责任风险19-21
- 第3章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现行规定及适用21-32
- 3.1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现行规定21-23
- 3.1.1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法律法规21
- 3.1.2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行政法规规定21-22
- 3.1.3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部门规章22
- 3.1.4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22-23
- 3.2 劳务派遣合同解除法律适用的困境23-32
- 3.2.1 协议解除法律适用的困境23-25
- 3.2.2 被派遣劳动者单方解除法律适用的困境25-27
- 3.2.3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法律适用的困境27-30
- 3.2.4 用工单位退回被派遣劳动者法律适用的困境30-32
- 第4章 现行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立法缺陷32-39
- 4.1 立法目的存在冲突32-33
- 4.1.1 不同位阶立法在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立法目的上的冲突32
- 4.1.2 不同位阶立法在用工单位退回权立法目的上的冲突32-33
- 4.2 不同位阶立法相互冲突33-35
- 4.2.1 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责任承担规定存在冲突33-34
- 4.2.2 被派遣劳动者预告解除权规定存在冲突34-35
- 4.3 具体内容不清晰35-39
- 4.3.1 用工单位退回权和用人单位解除权衔接不畅35-36
- 4.3.2 下位法的效力不明确36
- 4.3.3 劳动保护法规中缺乏明确规定用工单位的责任36-37
- 4.3.4 劳动关系和用工关系解除的程序规定不全面37
- 4.3.5 缺乏明确的解除纠纷的处理机制37-39
- 第5章 应对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立法混乱的对策39-47
- 5.1 明确劳务派遣合同解除的立法目的39-41
- 5.1.1 平衡三方主体的利益关系39-40
- 5.1.2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高效运转40
- 5.1.3 保证劳资关系的和谐40-41
- 5.2 协调不同位阶立法的关系41-43
- 5.2.1 统一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承担的规定42
- 5.2.2 统一被派遣劳动者预告解除权的规定42-43
- 5.3 具体内容的完善43-47
- 5.3.1 完善被派遣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内容43
- 5.3.2 完善用工单位退回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内容43-44
- 5.3.3 明确规定用工单位的责任44
- 5.3.4 增补劳务派遣中劳动关系解除中的程序规定44-45
- 5.3.5 增补劳动关系解除纠纷的处理机制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超;简析合同解除的特点、条件和方式[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詹恒清;合同解除制度有关问题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栾志红;关于继续性合同的几个问题[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4 王春平;;这个租用合同可解除吗[J];农村新技术;2008年11期
5 张诺诺;;合同解除的价值目标[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孟继超;;我国合同解除制度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迟丽华;李盈霏;;合同监管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11期
8 刘瑞华;;关于合同解除的几个问题[J];学习与研究;1989年01期
9 王U,
本文编号:782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8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