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纠纷在线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借贷纠纷在线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网络借贷纠纷具有人数众多、小额分散、跨地域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凸显出专业性欠缺、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缺陷。在线仲裁机制,在仲裁制度基础上与互联网技术整合,更加契合网络借贷纠纷特点。但目前法律制度与技术不匹配,造成在线仲裁应用的现实困境。构建和完善在线仲裁机制,需要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仲裁程序,利用TSA机构、CA机构和金融安全级的云存储服务,解决电子证据保全的难题,以诉讼保险制度来分散和转移在线仲裁经济成本。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借贷纠纷 争议解决机制 在线仲裁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2015SSCX118)
【分类号】:D925.1;D922.16;D923.6
【正文快照】: P2P网络借贷基本运作模式是由独立的网络平台作为第三方,提供居间服务进行撮合,促成个人之间借贷交易,其具有独特的核心价值———即通过源自于互联网的P2P交互理念和技术实现原本难以实现的陌生人之间的直接信贷关系。因为降低了融资门槛、拓宽了融资渠道,网络借贷满足了个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安;;虚拟空间的争议解决机制[J];科技与法律;2006年03期
2 邓陕峡;;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证调研报告——对C市L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考察[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3 郭鹏;;引领变革开始的开始——评《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变革与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肖芳;李杰;;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关于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J];北京仲裁;2012年01期
5 赫荣平;;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费介华;;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突破及完善[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7 文祥;;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高海荣;;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0期
9 李达;王朝;;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症结及其完善[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10 余敏友;论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争议解决机制的对策[J];中国法学;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磊;;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与重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南;中国亟需建立多元争议解决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士辉;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发展空间巨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记者 王斗天 通讯员 汤大巍;开展补偿标准研究 建立争议解决机制[N];深圳商报;2013年
4 记者 张国香 徐光明 宁杰;依法开展仲裁司法审查与监督努力发展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学成;税收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昕宇;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邓静雯;涉外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新雅;多元化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张田甜;当代中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刘媛;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迅;《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十一章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钱建亮;国际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管辖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韩思思;我国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尹君;论我国集体利益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张雷;东莞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改革方案[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7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8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