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法律救济探析
本文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法律救济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 损害 赔偿权利人 过错责任 举证责任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是环境危害行为对于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而非对公众人身、财产权的侵害。行政机关应作为赔偿权利人,检察机关对此有监督职责,环保组织可以在行政机关不作为时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损害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行政机关作为原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环保组织作为原告时被告承担较重举证责任。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可就损害赔偿开展磋商。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损害 赔偿权利人 过错责任 举证责任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中国面临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已经难以遏制日趋恶化的环境形势,因此需要新的制度方法来解决问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点,这一制度旨在让肇事者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6期
2 徐以祥;;论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体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徐祥民;巩固;;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兼论环境法的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5期
4 李丹;;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22期
5 张红振;曹东;於方;王金南;齐霁;贾倩;张天柱;骆永明;;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6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法理依据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3期
7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4期
8 李宗林;;论环境损害[J];魅力中国;2009年25期
9 陈太清;;行政罚款与环境损害救济——基于环境法律保障乏力的反思[J];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法律责任法理基础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秋实;;浅论跨界环境损害[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晓静;;论跨境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国家危险行为的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从日本排放高放射性污水谈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杨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若干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潘富石;;法国工业环境法的介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鄢斌;崔然;;政府环境危险行为的责任性质及其承担——以福岛核泄漏事故排污行为为线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孔俊伟;邓晓敏;;环境损害民事诉讼中的证明问题——从两份截然不同的判决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秀英 执业律师;急需补齐环境损害评估的短板[N];东莞日报;2014年
2 张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李禾;全国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4 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人保财险公司理赔管理部高级业务主管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上)[N];国际商报;2008年
5 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人保财险公司理赔管理部高级业务主管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下)[N];国际商报;2008年
6 中意合作《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定技术与鉴定机制》项目培训团;学习意大利经验 建立环境损害评估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N];中国贸易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王从帅 记者 闫艳 见习记者 李苑;企业主当义工补偿环境损害[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林灿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界损害问题的归责与赔偿研究”负责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从康菲漏油事故看重大环境损害的归责与赔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张红振 王金南 曹东 於方 牛坤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寒;跨界环境损害国际法律责任体系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3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伟伟;论跨界环境损害的法律责任制度[D];复旦大学;2014年
2 吴景瑜;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李杨;跨界环境损害中的国际法律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刘广月;论跨界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及赔偿[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庆鹏;我国非突发性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姚艳山;论环境损害的民事救济[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李丽杰;论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求偿[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8 张艳;论环境损害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杜娟;环境损害索赔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7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078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