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商共识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建制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协商共识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建制化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随着社会分化和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入,行政事务的边界日益扩大。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毛细血管”,行政管理渗透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行政自由裁量——本质上作为一种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总和,实际上处于具体生活实践与行政法规自我理解的这样一种“事实与规范之间”。以“周口平坟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行政冲突事件,反映出一直以来存在的传统社会伦理与现代行政制度双方张力的问题,即以宗法伦理为代表的内在制度与以公共伦理的为代表的外在制度存在差异并产生激烈对抗;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缺乏互信和共识;传统的官僚行政体制与“官本位”思想衍生出来的“主体—客体”式行政管理方式。本文试图从具有交往理性的“社会人”假设出发,透过经济和政治的考量,首先从文化层面挖掘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为背后的善观念动机,整合行政伦理与宗法伦理的内在合理性,以共同善作为弥合二者对立的契合点,“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在异质性主体间寻找沟通理解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消解内外制度的紧张关系提供新的理论进路;同时,利用生活世界概念重构异质性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从经济和政治系统中提取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所共享的生活世界背景和传统规范,以此作为双方能够平等交往的商谈前理解。另外,文章的最后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着重探讨了实际行政裁量过程中,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区别于以往“主体—客体”式交往行为对于“唤醒”传统、“重返”共有生活世界的关键作用,探讨总结了前商谈阶段的构建条件,即沟通交流需要满足言语的四个有效性要求,从而为真正实现行政自由裁量权建制化的协商共识铺垫基础。
【关键词】:协商共识 行政自由裁量权 交往行为 善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导论10-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3
- 1.2.1 研究内容及思路11-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3 文献综述13-22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3-15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5-22
- 第2章 内在于行政自由裁量权中的张力——以“周口平坟”事件为导入22-32
- 2.1 官僚制及宗族结构的冲突原因分析23-25
- 2.1.1 政府角度:官僚行政体制的积弊23-24
- 2.1.2 民众角度:宗法伦理的局限性24-25
- 2.2 官僚制与宗法伦理的善观念溯源25-27
- 2.2.1 官僚制的善观念特征:功利主义与社会契约25-26
- 2.2.2 宗法伦理的善观念特征:内圣外王与政治道德化26-27
- 2.3 内外制度契合的进路初探27-30
- 2.3.1 交往理性下的善观念契合27-28
- 2.3.2 商谈伦理下的共识构建28
- 2.3.3 内外制度的价值理念共识28-29
- 2.3.4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29-30
- 2.4 小结30-32
- 第3章 异质性主体间理解的理论进路探究32-40
- 3.1 主体异质性的演进及趋向32-33
- 3.2 异质性主体间理解的可能性33-34
- 3.2.1“异中寻同”的基础:现有传统的共识交集33
- 3.2.2“异中寻同”的关键:传统内嵌于生活世界33-34
- 3.3 善观念视角下的“异中寻同”34-40
- 3.3.1 两种伦理性质及关系的制度性转译34-36
- 3.3.2 基于善观念的内外制度契合36-37
- 3.3.3 共同善的归宿——生活世界37-40
- 第4章 异质性主体间理解形成的内在机理40-48
- 4.1 伦理商谈与前理解:传统性质的探讨40-42
- 4.1.1 伦理—政治商谈中传统的局限性40-41
- 4.1.2 前理解对传统性质之澄明41-42
- 4.2 临床劝告与完满前把握:解释学澄清的具体化42-44
- 4.2.1 临床劝告:伦理问题的解释方式42-43
- 4.2.2 完满性前把握对临床劝告的实质化作用43-44
- 4.3 视域融合与商谈的解释学转译44-46
- 4.3.1 视域融合与理解语言性44-45
- 4.3.2 视域融合与理解的开放性45-46
- 4.4 小结46-48
- 第5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建制化的实践进路48-58
- 5.1 以往科层制的缺陷——“主体-客体”式行政裁量48-50
- 5.1.1 行政裁量基准的主体性统摄48-49
- 5.1.2 行政裁量基准内容抽象化和对象同质化49-50
- 5.2 沟通行为理论——构建“互主体”式行政关系50-51
- 5.2.1 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的必要转变50
- 5.2.2 交往行为与行政关系的“互主体性”重构50-51
- 5.3 有效性要求及前商谈阶段必要性的分析与例证51-55
- 5.3.1 行政裁量基准的建制化——一种事实性与规范性的结合51-52
- 5.3.2 命题的真实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有效沟通的前提52-53
- 5.3.3 规范的正当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有效沟通的基础53
- 5.3.4 主观的真诚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有效沟通的核心53-54
- 5.3.5 言语的可理解性——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有效沟通的保证54-55
- 5.4 小结55-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6-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康生;试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控[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闫国智,周杰;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泛化及其立法防范[J];政法论丛;2000年05期
3 周善仁;在依法施检中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J];中国检验检疫;2000年06期
4 邓艳;;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监控[J];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07期
5 赵娟;;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合理性和控制的必要性[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6 李燕玲;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柏维春,金文哲;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领域内腐败问题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常桂祥;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J];发展论坛;2001年05期
9 黄媛媛;简析静动态视野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王英津;论我国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滥用防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自由有度 裁量有据 执行到位 监督有力——漳州市开展规范水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思考[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沈燕平;张磊;;浅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其司法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晓静;刘莹;;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自我程序规制[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4 石柏林;石亚男;;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反腐败的关键[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5 青锋;陈清宁;;行政自由裁量权:三重属性及其标准冲突的价值判断与选择[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廖英;;谈行政自由裁量权[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中新;;在防雷执法处罚中如何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A];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6年
8 冯锋;;论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9 高学栋;魏震;李宁;;检察视野下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10 吴亚梅;;论“处长现象”负面效应的产生根源及其消减对策——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角度[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顺南;10单位确定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试点[N];闽南日报;2007年
2 郑强平;漳州公路稽征处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N];中国交通报;2007年
3 绍兴县政府 冯建荣;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加强源头预防腐败工作[N];绍兴日报;2008年
4 刘世世;规范交通行政自由裁量权应注意的问题[N];益阳日报;2009年
5 朱林源;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监督的必要性[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肖峰;浅论行政自由裁量权[N];江苏经济报;2013年
7 杨力;解决行政自由裁量运用不当的对策[N];中国质量报;2002年
8 王亚萍 作者单位 浙江省奉化市公路运输管理所直属站;试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两面性[N];经理日报;2005年
9 周静/;浅谈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N];江苏经济报;2005年
10 席建林 洪涛 夏廷堂;浅谈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护锋;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胡泓;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博;论我国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兰权昌;论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有效控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蒋北娟;行政自由裁量权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孟凡凤;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序清;论工商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浦n\;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监督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洋庚;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异化的伦理向度[D];南昌大学;2008年
8 郑明明;试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异化及其法律监控[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奚一鸣;对海关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的法律思考[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全珞玲;论行政自由裁量权有效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8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1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