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2:35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 环境法律责任 行政问责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我国的环境污染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各种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由于工业生产污染而造成,但是从根源上来看,还是一个政府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而监督和管理的不到位,又与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是密不可分的。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仍然主要是风暴式的、随意性的,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问责结果的不公正。而我国的环境问题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因此应当强化环境保护机关的责任,构建与完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经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高票通过,已经于2015年1月1日施行。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管职责,加强了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完善了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系,保护了公众的环境权益。因此,这部环境保护法也被称为了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国内现有的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联系到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国外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经验与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寻求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有效路径。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正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保护行政问责之概述。通过对环境法律责任的概念分析以及分类,来研究政府的环境法律责任;通过对行政问责制的分析,以进一步研究我国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第二部分是我国构建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必要性分析。该部分从构建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是改善环境问题与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内在要求以及履行国际责任的必然趋势三个方面展开。第三部分是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主要包括:1.主体方面,注重同体问责,而轻视异体问责;2.客体方面,对象不明,范围狭窄;3.法律方面,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4.思想方面,问责的意识淡薄;5.信息公开方面,信息公开机制缺失。第四部分是构建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路径。该部分包含:1.建立多元化的环境问责机制;2.理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系;3.完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4.思想上转变问责的意识;5.加强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当前,我国环境问题频发,建立与完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是大势所趋,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我国构建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必要性及当前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进程。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法律责任 行政问责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3
  • 引言13-19
  • (一)关于选题13-15
  • (二)国内外的研究综述15-17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17-19
  • 一、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之概述19-24
  • (一)环境法律责任19-21
  • (二)环境保护行政问责21-24
  • 二、我国构建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必要性分析24-28
  • (一)改善环境问题与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必然要求24-26
  • (二)构建责任政府的内在要求26-27
  • (三)履行国际责任的必然趋势27-28
  • 三、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存在的问题28-35
  • (一)主体方面:注重同体问责,而轻视异体问责29-30
  • (二)客体方面:对象不明,范围狭窄30-31
  • (三)法律方面: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31-33
  • (四)思想方面:问责的意识淡薄33-34
  • (五)信息公开方面:信息公开机制缺失34-35
  • 四、构建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的路径35-41
  • (一)建立多元化的环境问责机制35-37
  • (二)理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系37-38
  • (三)完善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38
  • (四)思想上转变问责的意识38-39
  • (五)加强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伟;周其文;师荣光;;农村水污染控制行政问责制度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晓阳;;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探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韩舸友;;试论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方式——有感《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士恒 湖北省地税局;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浅探[N];中国审计报;2013年

2 安徽省滁州市工商局 金齐波;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建议[N];中国工商报;2014年

3 汪文;我省高校实施行政问责制度[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4 记者 蒋志臻;李汉宇委员:健全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仍需完善”[N];北京商报;2008年

6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唐晓阳;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N];南方日报;2009年

7 丁岩;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推进法治工商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重庆大学教授、硕导 陆远权 硕士研究生 高燕;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行政问责制度[N];大连日报;2008年

9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郭台辉;行政问责制度化探索的过程和特点[N];南方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宋华茹;用健全的制度筑起反腐堤坝[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炳育;行政问责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2 魏依娜;行政问责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孟雪;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困境及对策探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0年

4 蓝永丽;论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D];南昌大学;2011年

5 陈力予;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及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郑志强;论建立统一的行政问责制度[D];山西大学;2010年

7 杨金明;行政问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崔彦平;行政问责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黄晓军;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吕华;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1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41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