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不端法律规制的谦抑性
本文关键词:论学术不端法律规制的谦抑性
【摘要】:学术的科学性和学术界的自治性决定了对学术不端的规制,应坚持自律优先的原则,对学术不端的法律规制只是学术自治的补充,并应保持谦抑。学术不端法律规制的谦抑性源于学术不端的外在成因:一是学术思想自由与学术管理的内在冲突;二是学术主题自由与管理者限定研究范围的紧张关系;三是学术表达方式的自由与学术评价过度行政化的矛盾;四是学术的内在独立与学术资源的外部依赖的博弈。为此,学术不端的法律规制要摒弃"法律万能论"思想,合理划定法律规制界域,保持法律责任谦抑,法律制裁转向处置以及追责程序的适度控制,通过法治的谦抑,突显学术的自治和自尊。
【作者单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学术不端 法律规制 谦抑性
【分类号】:D91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探讨的语境出于对学术人的信任和尊重,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理应依赖于学术人自律和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当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自律和自治存在不足和缺陷,只有他律才能真正保证科学共同体自治所无法实现的全面开展和规范科研诚信教育〔1〕。从自律到他律的学术不端规制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凯;;高校科研生态的“异化”及其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4期
2 许祥云;高瑞芳;梁钢;;大学学术:如何突破“异化”的困境[J];教育科学;2016年01期
3 左志德;;学术自由的道德限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4 张慧芳;;合理设定学术不端的法律责任[J];学术界;2015年03期
5 李剑鸣;;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与合理的学术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李峰;;司法修复技术创新社会关系能力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年03期
7 凌斌;;法律的性质:一个法律经济学视角[J];政法论坛;2013年05期
8 袁玉立;;学术不端的伦理控制[J];学术界;2012年12期
9 王德志;;论我国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J];中国法学;2012年05期
10 王阳;王路昊;;略论美国科研诚信教育政策内在机制[J];科学学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利;;专利侵权行政执法的边界——兼论《专利法》第四次修改[J];知识产权;2016年05期
2 湛中乐;尹婷;;论学术自由:规范内涵、正当基础与法律保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严燕;;论学术不端法律规制的谦抑性[J];学术界;2016年05期
4 朱剑;;摒弃排行榜:走向科学评价的第一步[J];编辑之友;2016年05期
5 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研究三十年(1985-2015)[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01期
6 黄琳;;高校学位授予行为司法审查进路研究——以“何小强案”为例[J];公法研究;2015年01期
7 李响;;法治视野下的学术简历造假规制研究[J];求索;2015年12期
8 伏创宇;;高校校规合法性审查的逻辑与路径——以最高人民法院的两则指导案例为切入点[J];法学家;2015年06期
9 姚申;;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与学术评价:若干问题反思[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10 仲伟民;;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儒涵;代涛;李铭禄;李晓轩;;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的激励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6期
2 何宏莲;陈文晶;;“自律”与“他律”互动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03期
3 康存辉;;学术生态中的信用伦理问题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陈锡坚;;现代大学发展的学术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5 蒋美仕;蒋安;段诗韵;;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比较分析——基于美国、韩国及中国的典型案例[J];科学学研究;2013年04期
6 樊桂清;贾相如;;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02期
7 袁玉立;;学术不端的伦理控制[J];学术界;2012年12期
8 凌斌;;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J];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9 常宏建;方玉东;;科研不端行为听证制度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11期
10 胡志斌;;学术精神缘何被异化——基于学术权力和学术权利不当行使的法理解析[J];学术界;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关于处置“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关于处置“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4期
3 本刊编辑部;;关于处置“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6期
4 张田勘;;《学术之救赎》专题报道之三 国外如何应对学术不端?[J];民主与法制;2010年14期
5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李蒙;;《学术之救赎》专题报道之一 学术不端乱象调查[J];民主与法制;2010年14期
7 ;关于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告[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本刊编辑部;;关于处置“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3期
9 李靖;;问责“学术不端”需细化标准[J];民主;2009年12期
10 侯兆晓;;《学术之救赎》专题报道之二 当学术不端已成习惯[J];民主与法制;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彦卿;黄萍;王艳;马莎;陈强;;刍议学术不端论文的几种“类学术不端”现象[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侯丽珊;;编辑部如何在遏制学术不端中发挥作用[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3 罗薇;;浅析国外打击学术不端的启示[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林义华;;学术不端论文的编校处理策略[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颜峻;侯风华;黄莉;徐胜;;防范学术不端,净化高校学风——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体会[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杨永强;;谈地学期刊稿件的初审兼论防范学术不端[A];2012年第四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吕小红;;学术不端与学术期刊制度建设[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研究中一个易被忽略的人群——刍议编辑对系统坚定实践者角色的背离[A];第十二届2014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田军;孙立华;赵阳;;稿件送审过程中编辑作用的提升[A];2012年第四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莹;蔡晶晶;温小杰;孙丽萍;;学术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问题初探[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旭初;学术不端是“家丑”更是“公敌”[N];商务时报;2007年
2 吴龙贵;你批我搞特权我查你学术不端[N];济南日报;2014年
3 记者 丁静 张漫子;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可被开除[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武洁;“学术不端教育”别踢出“乌龙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杜晓;记者调查 学术不端持续蔓延几成潜规则[N];法制日报;2009年
6 肖国忠;向“自曝学术不端”的行为致敬[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慕海燕 恭明;“学术不端”行为:高校要做零容忍[N];哈尔滨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冯建华;完善制度,匡正学术不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吴庚振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不端如同滋生裂变的“病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陈宝泉;遏制学术不端离不开大学自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晓丽;法治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认定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徐蓉念;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俊哲;研究生学术不端认定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4 许竹青;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学术不端治理对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5 张楠;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6 王慧;法律责任意识培养对防治学术不端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莹;我国高校学术不端问题防范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刘学坤;现代性视野下大学学术不端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0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0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