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防止利益冲突立法:模式与选择
发布时间:2017-09-23 09:31
本文关键词:域外防止利益冲突立法:模式与选择
【摘要】:腐败是古今中外执政者面临的痼疾顽症。通过立法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以实现消除腐败的目的,是国际社会反腐败的共识和选择。世界各国防止利益冲突的立法模式大致有三:一是专门立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模式,二是刑事立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模式,三是行政伦理立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模式。我国已有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内容单一,关联性不够,缺乏配套实施细则,亟待完善。目前,我国防止利益冲突立法正在调研和试点之中,究竟制定什么形式的法律,我们认为,应在全面比较有关国家立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防止利益冲突性质的界定等因素慎重选择。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职人员 防止利益冲突 立法模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编号:13&ZD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视野下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律问题研究”(编号:11BFX135) “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规范权力运行与防治腐败研究平台”项目
【分类号】:D630.9;D922.11
【正文快照】: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利益冲突是权力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因而,反腐败从本质上说就是要防止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消除公职人员以权谋私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制定防止利益冲突法,以预防和遏制腐败。但囿于各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广熙;论公职人员腐败的原因和结构特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2 程慎生,张开乐;公职人员雇佣犯罪初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全义学;浅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及预防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还是架起大炮来[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22期
5 贾康;;公职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构想[J];中国财政;2002年08期
6 ;推行公开选择、竞争上岗、职务聘任制度——公职人员急“充电”[J];w挛胖芸,
本文编号:904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0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