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应对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应对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法律纠纷 教育培训 法律纠纷 特点 成因 策略
【摘要】:教育培训是如今的热门话题,市场份额占比逐日增大,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创立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教育培训等)加入到教育培训这个大行列中来。随着公众对教育培训的接触越来越深入,也随着公众的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教育培训层面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公众参与度高而带来的问题,还是教育培训层面的法律法规规制欠缺的问题。研究教育培训法律纠纷是研究非学历教育层面因权利义务相冲突而导致行为主体和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失衡现象,并且最终实现再次平衡。但现实是,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解决机制能非常贴合于某一个或某一类教育培训法律纠纷,学术界对此的研究也非常局限。论文试着先梳理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样本案例,再根据整理出的特点,进一步剖析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也能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论文首先界定了教育培训、法律纠纷、教育法律纠纷、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等核心概念,并运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纠纷主体、纠纷类型、纠纷具体行为、纠纷解决方式四个维度来探讨教育培训法律纠纷案例的特点,其中纠纷类型主要涵盖人格权纠纷、合同纠纷、不当得利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十一个类型。在分析特点的基础之上,再从教育培训机构、消费者、教育培训市场、社会、政策法规五个层面进行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归因分析。最后再从教育培训法律纠纷应对策略的角度提出完善举措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教育培训法律纠纷是指因非学历教育而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中的行为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因权利义务冲突而导致合法利益被侵害,从而引起的可以或应当被纳入法律框架或法律程序之内解决的纠纷。教育培训法律纠纷具有纠纷主体以培训机构与消费者间纠纷为主、纠纷类型以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为主、纠纷具体行为以违约为主、结案方式以判决为主的四个特点。而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爆发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培训机构营利性与教育性并存的矛盾、消费者法律知识缺乏与维权意识增长并存的矛盾、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壮大与权力机关监管不力的矛盾、社会培训依赖性与培训非万能性的矛盾、法律保障体系不完整与教育培训市场亟需规范的矛盾五点。由此,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应对策略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预防策略,包括明晰教育培训机构的“姓氏”、普及公民基本法律知识、明晰政府权力机关管理权限、完善教育培训市场法律保障体系;二是解决策略,包括规范非诉解决途径(消协调解、行政部门申诉、仲裁)、明确诉讼解决途径。
【关键词】:教育法律纠纷 教育培训 法律纠纷 特点 成因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22
- (一)选题缘由8-11
- (二)概念界定11-13
- (三)文献综述13-20
-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0-21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21-22
- 一、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样本案例分析22-26
- (一)样本案例的来源22
- (二)样本案例的维度划分22-26
- 二、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特点26-39
- (一)纠纷主体多样,,以培训机构与消费者间纠纷为主26-27
- (二)纠纷类型众多,以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为主27-31
- (三)纠纷具体行为繁杂,以违约为主31-37
- (四)结案方式多种,以判决为主37-39
- 三、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成因39-52
- (一)培训机构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的矛盾39-42
- (二)消费者法律知识缺乏与维权意识增长并存的矛盾42-45
- (三)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壮大与权力机关监管不力的矛盾45-47
- (四)社会培训依赖性与培训非万能性的矛盾47-48
- (五)法律保障体系不完整与教育培训市场亟需规范的矛盾48-52
- 四、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应对策略52-62
- (一)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预防策略52-59
- (二)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解决策略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74
- 致谢7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学术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梁;;关于加快发展长春市教育培训业的对策[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2 余飞;外国企业培训的模式及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孙红;刘霞;;江西省体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4 耿璐;;“教培”市场乱象不容忽视[J];协商论坛;2011年01期
5 方轻;;论厦门发展现代培训业的优势条件与目标[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6 徐建忠;王刚;方轻;;承接台湾培训产业转移,打造海西“培训之都”[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年04期
7 子常;;“企业培训”,大多是骗钱[J];环球人物;2013年24期
8 朱国梁;;长春市教育培训业目标和重点战略任务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王俊杰;从事培训的一点心得[J];中国公务员;1999年07期
10 倪文敏;;浅议教育培训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游;张皓;;黑龙江培训行业发展现状[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毛亚杰;;湖北省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企业培训不是相声会[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思卓;管理培训业“六化”趋势[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宝泓;79.8万元天价“企业培训”你信吗?[N];济南日报;201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何代欣 夏杰长;教育培训业财政支出来源尚待明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傅江平;深圳教育培训业乱象多[N];中国质量报;2014年
6 晓广;“立体培训”浮出水面[N];中国贸易报;2000年
7 萧 琉;免费 企业培训的创新和变革[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潘晨光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人才研究专家,著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等著作。;中国培训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二)[N];中国人事报;2005年
9 覃柳平;培训机构与培训师的培训[N];湖南经济报;2004年
10 小杨;广州培训业悄悄革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倩;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柯爱华;乐一作文培训机构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葛琳;英孚教育在中国市场的转型发展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陶幸周;上海市中考学生游泳培训供需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5 董越;北京市少儿体育培训机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周旋;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也佳;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的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王晓明;中小学校外培训市场分析与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李晓冰;我国培训业战略模式选择与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张志强;营利性培训机构品牌塑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13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1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