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10:06

  本文关键词: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信息公开 答复 适格原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越来越重要,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作用正愈加凸显。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法治的重要内容,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从政府建设的趋势而言,政府要想顺利稳定的发展,在群众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就需要将政府的信息让人们知道,这就需要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在社会发展程度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政府的职能也需要不断的变化,应该力图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政府的核心价值思想和理念,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市场机制的发挥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速度很快,并出台了一系列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实行这些法律法规的时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政府信息共享方面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本篇论文主要围绕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公开政府信息,忽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的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概念、基本理念以及实际实行情况出发来探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是该案例的争议焦点,第二部分是对这些争议焦点以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是通过对该案的分析发现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缺陷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答复 适格原告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0
  • 一、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的案情简介与争议焦点10-14
  • (一) 案情简介10-11
  • (二) 案件的争议焦点11-14
  • 1. G县人民政府是否为适格被告11-12
  • 2. 举报是否是提起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前置程序12
  • 3. G县人民政府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以相关信息不存在为由未作答复是否符合法律规定12-13
  • 4. 李某是否为适格原告13
  • 5. 李某申请的信息是否为可公开的信息13-14
  • 二、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争议焦点的法律分析14-18
  • (一) G县人民政府是适格被告14
  • (二) 行政机关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程序不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14-15
  • (三) G县人民政府应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答复,履行答复义务15
  • (四) 李某为适格原告15-16
  • (五) 李某申请的信息为可公开的信息16-18
  • 三、由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拟提出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建议18-24
  • (一) 从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看我国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弊端18-21
  • 1. 信息公开的答复方式存在问题18-19
  • 2. 法律对申请公开的权利人受限19-20
  • 3. 信息公开范围不明确20
  • 4. 政府信息公开缺少具体的保障措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20-21
  • (二) 针对李某诉G县人民政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提出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对策21-24
  • 1. 坚持依法行政,明确答复方式21
  • 2. 明确申请公开的权利人范围21-22
  • 3. 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公开的例外范围22-23
  • 4.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救济制度23-24
  • 结语24-25
  • 参考文献25-27
  • 致谢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萍;;中、美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基础浅析[J];企业家天地;2005年08期

2 汪全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关系简论[J];电子政务;2006年Z1期

3 柏秀秀;薛荣;;论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在我国实现的可能性[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李小冰;;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制定对电子文件利用的影响[J];北京档案;2006年10期

5 张磊;;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6 李店标;刘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建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唐晶;王秀霞;;美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档案;2008年06期

8 王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理论与适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9 陈景睿;;论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必要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莫于川;;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基本理念、立法目的和指导原则再检讨——兼从年度报告看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基本理念、立法目的和指导原则的实现情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于川;;政府信息公开法制若干问题再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吴绮屏;;参与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档案工作发展[A];新情况 新热点 新方法——2009档案工作透视[C];2009年

3 管丽娟;;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A];2004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4年

4 吴卫军;邢元振;;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杨亮亮;;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峰;应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黄世宏;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N];福建日报;2007年

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讲师,法学博士 肖竹;全球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记者 陈丽平;认真研究总结条例实施情况[N];法制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石艳红;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6 王琳;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起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7 赵永伟;政府信息公开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记者  袁艳;建议制订《政府信息公开法》[N];温州日报;2006年

9 杨涛;破解楼市信息迷局呼唤立法[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10 王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反腐败功能[N];学习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勇;政府信息公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伟;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2 陈丽琴;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顾伟毅;外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实证分析及对中国立法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5年

4 张潇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季海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蒋科俊;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金金;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秦路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张佳;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6年

10 卢雪艳;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6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16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