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测无关项的集成电路数字指纹
本文关键词: 集成电路 硬件安全 数字水印 数字指纹 出处:《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知识产权(IP)核会被伪造和非法复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护IP核设计所有权的集成电路(IC)指纹技术。该技术基于布尔运算理论,在不影响电路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部分集成电路版图连线,实现集成电路指纹的植入。设计者能清楚地识别出数字指纹,而破坏者无法抹除数字指纹。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有效保护IC电路。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P IP cores being forged and illegally copied, an ICIC-fingerprint technology to protect the ownership of IP core design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Boolean operation theory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function of the circuit. The digital fingerprint can be clearly identified by the designer by changing part of the layout li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but the digital fingerprint can not be erased by the saboteur.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IC circui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1362)
【分类号】:TP30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杨波,华翔;一种高效匿名的数字指纹方案[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吕述望,王彦,刘振华;数字指纹综述[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张峰,穆晓敏,杨守义;数字指纹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讯技术;2005年05期
4 贺英英;张卫党;王伟;郑来文;;一种基于纠错码的数字指纹方案[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5期
5 曹军梅;张震;;数字指纹的技术分析与模型改进[J];江西科学;2006年04期
6 曹军梅;张震;;数字指纹的技术分析与模型改进[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年02期
7 卢明樊;刘胜利;;一种新的二次分发数字指纹协议[J];计算机工程;2007年17期
8 周宣武;杨晓元;魏萍;胡予濮;;一种基于环签名的匿名数字指纹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7年21期
9 张杰勇;刘守义;;数字指纹技术的攻击方法概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年12期
10 陈锦屏;毕媛媛;;数字指纹协议发展的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冯柳平;刘华群;;数字指纹在电子文档保护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屈海涛;;基于UCL的内容指纹和数字指纹技术初探[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五届四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人才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大连理工大学 董燕杰;数字指纹:数字产品防盗版[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宋家雨;归档让CAS从沉睡中醒来[N];网络世界;2007年
3 记者 陈泥;“数字指纹”堵塞腐败通道[N];厦门日报;2005年
4 《网络世界》记者 鹿宁宁;高“瞻”远瞩 “博”取安全[N];网络世界;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德发;非对称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冯辉;数字指纹中的共谋攻击优化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新伟;抗共谋攻击的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岩;数字指纹及其在多媒体版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张志广;用于重要电子文件保护的数字水印和数字指纹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一君;基于数字指纹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版权保护[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葛强;基于协同学的数字指纹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晏钊韬;基于图像的数字指纹技术[D];湖南大学;2010年
4 杨霞;数字指纹系统的发行效率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谭示崇;数字指纹与叛逆者追踪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唐瑶;基于图象的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贺英英;基于纠错码的数字指纹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万璇;抗合谋数字指纹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刘超;抗合谋数字指纹嵌入及叛逆者追踪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钧;合谋安全的数字指纹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7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54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