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1-22 18:36
新技术与商业的不断融合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成长才能维持竞争优势。在日益复杂、动态、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如何持续保持成长性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生力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革命浪潮中,中国要想尽快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就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使其在资本市场上占有优势。在理论层面上,本文通过成长创新方程证明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并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成长。本文还测算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指数,并分行业分性质描述了不同企业之间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差异。在实证层面上,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上430家通过连续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2015年至2017年的财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对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分别将资本结构、股本结构、运营...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知识产权能力与企业资源的关系图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21图3.2是我国1996年至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以及入统企业数的折线统计图,图中直观反映出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的上升趋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几年,这种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图3.2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及企业数量折线图表3.2是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表中分别列明了从2003年至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表3.2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年份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R&D经费(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亿元)专利申请数(件)有效发明专利数(件)200312.78222.44207.5882703356200412.08292.13258.82110264535200517.32362.5415.69168236658200618.9456.44509.95243018141200724.82545.32652.033444613386200828.51655.2798.43965623915200932774.05925.075151331830201039.91967.831006.945968350166201142.71237.815287772567428201252.61491.491827.489720097878201355.91734.42069.5102532115884201457.31922.22350.61200771479272015592219.72574.6114562199728201658.022437.613000.36131680257234201759.032644.653421.3158354306431从表中可以看到,R&D人员全时当量由2003年的12.78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59.03万人;2017年的R&D经费为2644.65亿元,是2003年R&D经费的近12倍;新产品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22开发经费支出也由2003年的207.5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421.3亿元。2017年专利申请数与有效发明专利数件数分别为2003年的19倍和91倍。图3.3是我国2003年至2017年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活动情况的折线图。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人员数量还是经费支出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一直在持续增加。从专利数量来看,专利申请数量处于稳步上升状态,有效发明专利数一直持续增加,总的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图3.3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趋势图第二节知识产权创造与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为获取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所进行的技术创新,因此以陈晓红(2007)的模型为基础,用I表示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PI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投入,RD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PP表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方程可以表述为:PPRDPIfI),,((3-1)由于I,PI,RD,PP均是时间t的函数,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式3-1两边对t求微分,然后同时除以I得:IdPPPPfIdRDRDfIdPIPIfIdI(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性的调节效应和技术创新调节中介效应[J]. 梁晓琳,江春霞,王媛,马琳. 会计之友. 2019(18)
[2]高绩效工作系统、战略柔性与企业成长——基于恒大集团的案例研究[J]. 郭朝晖,李永周,马金平.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9(04)
[3]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与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绩效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的实证检验[J]. 邓超,张恩道,樊步青,许志勇. 中国软科学. 2019(07)
[4]杠杆率、短债长用与企业表现[J]. 刘晓光,刘元春. 经济研究. 2019(07)
[5]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 朱兰亭,杨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6]研发强度、专利行为与企业绩效[J]. 肖延高,刘鑫,童文锋,康凯悦. 科学学研究. 2019(07)
[7]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研究[J]. 乔晗,蔡高远,赵志伟.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7)
[8]双元创业学习、创业拼凑与新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研究[J]. 闫华飞,孙元媛. 管理学刊. 2019(03)
[9]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政策思考[J]. 李金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7)
[10]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政策效应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陈珍珍,何宇,徐长生.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7)
博士论文
[1]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D]. 肖延高.电子科技大学 2009
[2]知识论[D]. 夏先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研发投入对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研究[D]. 刘诗妹.辽宁大学 2014
[2]知识产权能力与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D]. 李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3715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知识产权能力与企业资源的关系图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21图3.2是我国1996年至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以及入统企业数的折线统计图,图中直观反映出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的上升趋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几年,这种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图3.2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及企业数量折线图表3.2是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表中分别列明了从2003年至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表3.2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年份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R&D经费(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亿元)专利申请数(件)有效发明专利数(件)200312.78222.44207.5882703356200412.08292.13258.82110264535200517.32362.5415.69168236658200618.9456.44509.95243018141200724.82545.32652.033444613386200828.51655.2798.43965623915200932774.05925.075151331830201039.91967.831006.945968350166201142.71237.815287772567428201252.61491.491827.489720097878201355.91734.42069.5102532115884201457.31922.22350.61200771479272015592219.72574.6114562199728201658.022437.613000.36131680257234201759.032644.653421.3158354306431从表中可以看到,R&D人员全时当量由2003年的12.78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59.03万人;2017年的R&D经费为2644.65亿元,是2003年R&D经费的近12倍;新产品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22开发经费支出也由2003年的207.5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421.3亿元。2017年专利申请数与有效发明专利数件数分别为2003年的19倍和91倍。图3.3是我国2003年至2017年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活动情况的折线图。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人员数量还是经费支出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一直在持续增加。从专利数量来看,专利申请数量处于稳步上升状态,有效发明专利数一直持续增加,总的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图3.3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趋势图第二节知识产权创造与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为获取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所进行的技术创新,因此以陈晓红(2007)的模型为基础,用I表示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PI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投入,RD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PP表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方程可以表述为:PPRDPIfI),,((3-1)由于I,PI,RD,PP均是时间t的函数,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式3-1两边对t求微分,然后同时除以I得:IdPPPPfIdRDRDfIdPIPIfIdI(3-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性的调节效应和技术创新调节中介效应[J]. 梁晓琳,江春霞,王媛,马琳. 会计之友. 2019(18)
[2]高绩效工作系统、战略柔性与企业成长——基于恒大集团的案例研究[J]. 郭朝晖,李永周,马金平.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9(04)
[3]政府补贴、股权结构与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绩效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的实证检验[J]. 邓超,张恩道,樊步青,许志勇. 中国软科学. 2019(07)
[4]杠杆率、短债长用与企业表现[J]. 刘晓光,刘元春. 经济研究. 2019(07)
[5]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 朱兰亭,杨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6]研发强度、专利行为与企业绩效[J]. 肖延高,刘鑫,童文锋,康凯悦. 科学学研究. 2019(07)
[7]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研究[J]. 乔晗,蔡高远,赵志伟.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7)
[8]双元创业学习、创业拼凑与新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研究[J]. 闫华飞,孙元媛. 管理学刊. 2019(03)
[9]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政策思考[J]. 李金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7)
[10]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政策效应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陈珍珍,何宇,徐长生.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7)
博士论文
[1]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D]. 肖延高.电子科技大学 2009
[2]知识论[D]. 夏先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研发投入对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研究[D]. 刘诗妹.辽宁大学 2014
[2]知识产权能力与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D]. 李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99371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