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及协调
发布时间:2021-02-08 08: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知识产权制度已经逐渐脱去行政权的外衣,显露出私权化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与之相伴随的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协调,是对正义的重新安排与矫正,是对自由的重新解释与界定。全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及协调之概述。随着私权本位概念的上升,知识产权越来越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该属性要求知识产权作为一项制度本身,其必须要满足于多元化的价值观。笔者认为:知识产权的权利性质只能是弱垄断、弱排它,是知识产权的强人权性质冲淡了知识产权的垄断性质,因此,知识产权是具有弱垄断和强人权性质的复合权利,这种一弱一强的权利性质符合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理论模型的基本精神,该理论模型的基本精神即是平衡理念。笔者试图以此模型为基础,构建一个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的法价值框架,该框架最终的目的是正义及自由价值的回归。第二章具体分析了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知识产权保护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冲突。一国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起因可能出自多个方面,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笔者认为,在知识产权领域,需要树立“知识产权主权”的概念,...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及协调之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垄断性质与公共利益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弱垄断、强人权性质与公共利益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理论模型的法价值建构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一、著作权与言论自由权
二、思想与表达
第二节 专利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一、专利权与社会发展进步
二、专利有限期保护与技术进步
第三节 商标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一、商标权与消费者权利
二、商标权与促进有效竞争
第四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个性与共性之冲突
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保护之冲突
二、一国内部知识产权区域保护之冲突
第三章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的协调
第一节 中庸之协调方法
第二节 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产生之理论基础
二、合理使用之反限制
三、合理使用之认识视角:宪法学和中庸
第三节 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之关系
二、法定许可与公民教育权之博弈
第四节 权利穷竭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经验之借鉴
第一节 美国
一、把知识产权上升到宪法的层面
二、通过立法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三、在知识产权领域采取强保护标准
第二节 欧盟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同化
二、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之中强调个性因素
第三节 日本
一、把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到国策高度
二、加强对专利领域的保护
第五章 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分析及立法建议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之分析
一、知识产权立法该走法典模式还是其他模式
二、知识产权保护该走国际化还是本土化道路
三、合理使用作为利益协调器发挥了多大作用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协调之立法建议
一、将知识产权法纳入宪法体系,走法典化道路
二、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道路
三、细化合理使用,协调多方利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探析[J]. 冯晓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2]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之探讨[J]. 冯晓青.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6)
[3]著作权法中的公共领域理论[J]. 冯晓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4]知识产权制度以利益平衡为视角的法律思考[J]. 张歆.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5]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与平衡——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法理与实证分析[J]. 李秋容.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7)
[6]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J]. 李永明,吕益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7]国际化、现代化与法典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道路[J]. 吴汉东. 法商研究. 2004(03)
[8]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 冯晓青,刘淑华. 中国法学. 2004(01)
[9]试论以利益平衡理论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制度[J]. 冯晓青.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1)
[10]论知识产权的若干限制[J]. 冯晓青.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023628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及协调之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垄断性质与公共利益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弱垄断、强人权性质与公共利益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理论模型的法价值建构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一、著作权与言论自由权
二、思想与表达
第二节 专利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一、专利权与社会发展进步
二、专利有限期保护与技术进步
第三节 商标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一、商标权与消费者权利
二、商标权与促进有效竞争
第四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个性与共性之冲突
一、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内保护之冲突
二、一国内部知识产权区域保护之冲突
第三章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冲突的协调
第一节 中庸之协调方法
第二节 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产生之理论基础
二、合理使用之反限制
三、合理使用之认识视角:宪法学和中庸
第三节 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之关系
二、法定许可与公民教育权之博弈
第四节 权利穷竭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经验之借鉴
第一节 美国
一、把知识产权上升到宪法的层面
二、通过立法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三、在知识产权领域采取强保护标准
第二节 欧盟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同化
二、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之中强调个性因素
第三节 日本
一、把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到国策高度
二、加强对专利领域的保护
第五章 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分析及立法建议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之分析
一、知识产权立法该走法典模式还是其他模式
二、知识产权保护该走国际化还是本土化道路
三、合理使用作为利益协调器发挥了多大作用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协调之立法建议
一、将知识产权法纳入宪法体系,走法典化道路
二、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道路
三、细化合理使用,协调多方利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探析[J]. 冯晓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2]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之探讨[J]. 冯晓青.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06)
[3]著作权法中的公共领域理论[J]. 冯晓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4]知识产权制度以利益平衡为视角的法律思考[J]. 张歆.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5]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与平衡——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法理与实证分析[J]. 李秋容.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7)
[6]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J]. 李永明,吕益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7]国际化、现代化与法典化: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道路[J]. 吴汉东. 法商研究. 2004(03)
[8]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 冯晓青,刘淑华. 中国法学. 2004(01)
[9]试论以利益平衡理论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制度[J]. 冯晓青.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1)
[10]论知识产权的若干限制[J]. 冯晓青.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023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2362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