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1-03-26 18:49
  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我国立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确立了现行统一的顺序法定模式。但司法实践却与立法完全脱节,从修法趋势看也存在单行法之间再次分裂的可能。基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为更好的保护权利人,抑制侵权行为,考虑实践的可操作性,我们应当与国际接轨,采取统一的自由选择模式,并将其定位为一种指引性规范。针对法定赔偿泛化、赔偿数额整体偏低的问题,应当坚持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导向,强化证据思维,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文章来源】:科技广场. 2019,(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立法考察
    2.1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立法沿革
        2.1.1 著作权法
        2.1.2 专利法
        2.1.3 商标法
    2.2 域外相关立法的考察
        2.2.1 美国
        2.2.2 德国
        2.2.3 日本
3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模式之争及我国的应然选择
    3.1“损失填平原则”不是适用顺序法定模式的当然理由
    3.2 自由选择模式更加契合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抑制侵权的制度目的
    3.3 赔偿数额的计算属于事实问题,应当允许权利人自由举证证明
    3.4 顺序法定模式难以操作且可能造成不公平结果
4 自由选择模式之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相关问题的回应与改进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向传统损害赔偿方式的回归[J]. 蒋舸.  法商研究. 2019(02)
[2]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新设计[J]. 曹新明.  现代法学. 2019(01)
[3]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路径探析——以完善诉讼程序为视角[J]. 杨方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高低之辩证分析[J]. 叶霖.  电子知识产权. 2018(12)
[5]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市场价值分析:理论、规则与方法[J]. 吴汉东.  法学评论. 2018(01)
[6]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式之探讨[J]. 党晓林.  知识产权. 2017(10)
[7]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的理念与制度[J]. 张鹏.  知识产权. 2017(06)
[8]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市场价值基础与司法裁判规则[J]. 吴汉东.  中外法学. 2016(06)
[9]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探讨——以实证分析为视角[J]. 宋健.  知识产权. 2016(05)
[10]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与反思[J]. 王迁,谈天,朱翔.  知识产权. 2016(05)

硕士论文
[1]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确定的司法路径分析[D]. 韩鹏.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2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102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