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跨国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21:15
我国面临着愈演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跨国保护困局,对我国文化主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其根源在于西方国家创设了有利于自身的知识产权制度并将"积存性"智力成果摒弃在保护范围之外,同时垄断了国际组织主导权和国际条约的诠释权。当然,国内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中对"非遗"的忽视与保护缺失也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要积极掌握国家话语权,提升国际议程设置能力,更新立法理念、完善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对"非遗"相关权利进行"知识产权转化",援引"文化例外"等相关原则扶持与壮大相关文化企业,为"非遗"资源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缘起:我国“非遗”跨国法律保护的困境
二、“非遗”被跨国侵权的隐忧:相关权利的严重损害
(一) “非遗”所有权的转移
(二) “非遗”诠释权的丧失
(三) “非遗”评价权的崩溃
(四) “非遗”优先使用权的剥夺
三、“非遗”跨国法律保护困局溯源与实质剖析
(一) 知识产权制度的先天法理困境
(二) 西方国家制定和主导了知识产权制度及国际条约
(三) 国内知识产权制度对“非遗”知识产权的忽视与漏洞
(四) 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与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备
四、“非遗”跨国法律保护困局的破解与路径选择
(一) 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与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提升
(二) “非遗”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包装与主动性法律对接
(三) 国内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
(四) “文化例外”原则的援引与践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国争议的仲裁解决机制[J]. 唐海清.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6)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J]. 冯晓青. 知识产权. 2010(03)
本文编号:3122157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缘起:我国“非遗”跨国法律保护的困境
二、“非遗”被跨国侵权的隐忧:相关权利的严重损害
(一) “非遗”所有权的转移
(二) “非遗”诠释权的丧失
(三) “非遗”评价权的崩溃
(四) “非遗”优先使用权的剥夺
三、“非遗”跨国法律保护困局溯源与实质剖析
(一) 知识产权制度的先天法理困境
(二) 西方国家制定和主导了知识产权制度及国际条约
(三) 国内知识产权制度对“非遗”知识产权的忽视与漏洞
(四) 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与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备
四、“非遗”跨国法律保护困局的破解与路径选择
(一) 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与国际议程设置能力的提升
(二) “非遗”知识产权的合法性包装与主动性法律对接
(三) 国内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
(四) “文化例外”原则的援引与践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国争议的仲裁解决机制[J]. 唐海清.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6)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J]. 冯晓青. 知识产权. 2010(03)
本文编号:3122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12215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