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19:00
本论文是对国家知识产权局课题《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保护问题研究》的拓展。论文中所列数据均来自于该课题的调研。中国在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社会已进入全面市场经济。就汽车行业而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汽车关税的减免以及汽车配额的逐渐取消,刺激了我国汽车需求的增长。到2007年为止,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了800万辆,并且产销量都位居于世界第三的位置。知识产权是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安排下,知识产权已逐渐成为一国汽车产业的“技术盾牌”和“主权”的重要内容。世界汽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加紧新车型的设计开发,由于发动机、底盘设计制造技术基本成熟,新车型的突破便主要体现在汽车外观设计的更新上。所以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更是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国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了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以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为武器,对我国新兴汽车制造企业开展了猛烈的攻势,我国许多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纷纷被卷入了侵犯其他企业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的风波之中。本文介绍了我国各大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外观设计的发展情况,总结其特征,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另外由汽车外观侵权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汽车外观设计的概念
2.1.1 汽车外观设计必须以汽车产品为载体
2.1.2 汽车外观设计必须以汽车的形状、图案、色彩为设计对象
2.1.3 汽车外观设计应该适合于工业上应用
2.1.4 汽车外观设计必须富有美感
2.1.5 汽车外观设计应当具备知识产权法规定的授权条件
2.2 知识产权的概念
2.2.1 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活动成果
2.2.2 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
2.2.3 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
2.2.4 知识产权是一种资源
2.2.5 知识产权是一种信息
2.3 汽车外观设计的分类
2.3.1 造型艺术
2.3.2 汽车的色彩及外饰艺术
2.4 小结
3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
3.1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1 美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2 日本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3 欧盟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4 国际公约关于汽车外观设计的规定
3.2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现状
3.3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3.3.1 德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3.3.2 日本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3.4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3.4.1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3.4.2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3.5 小结
4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4.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4.1.1 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
4.1.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的发展情况
4.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4.2.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4.2.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国内比较
4.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的现状
4.3.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情况
4.3.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5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现状
5.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5.1.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法律制度现状
5.1.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著作权法律制度现状
5.1.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商标法律制度现状
5.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现状
5.2.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主体现状
5.2.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程序现状
5.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5.3.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5.3.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信息管理现状
5.3.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工作机构现状
5.3.4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保密工作现状
5.3.5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归档管理现状
5.3.6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现状
5.3.7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运营现状
5.4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5.5 小结
6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议
6.1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6.1.1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法律制度的建议
6.1.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6.1.3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商标法律制度的建议
6.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议
6.2.1 引入误导消费者因素判断相似性和相同性
6.2.2 导入申请人提交创作部位示意图和说明制度
6.2.3 提高汽车外观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6.3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议
6.3.1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法的建议
6.3.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议
6.3.3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工作机构的建议
6.3.4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保密工作的建议
6.3.5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归档管理的建议
6.3.6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议
6.3.7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运营机制的建议
6.4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议
6.4.1 中介机构是我国汽车外观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主导者
6.4.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J]. 周根才,高毅龙. 法律适用. 2007(05)
[2]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模式冲突[J]. 冯展林. 商场现代化. 2006(11)
[3]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介析[J]. 钱亦俊. 知识产权. 2005(02)
[4]注重汽车外观设计 防止知识产权纠纷[J]. 赵汕.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2)
[5]外观设计与其他知识产权的关系[J]. 程永顺. 科技与法律. 2003(04)
[6]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规定(上)[J]. 林晓云. 知识产权. 2003(05)
[7]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J]. 李明德.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8]产品形状、图案、色彩的关系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J]. 刘孟斌. 知识产权. 1998(02)
[9]日本外观设计法简介[J]. 詹智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4(12)
本文编号:3166002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汽车外观设计的概念
2.1.1 汽车外观设计必须以汽车产品为载体
2.1.2 汽车外观设计必须以汽车的形状、图案、色彩为设计对象
2.1.3 汽车外观设计应该适合于工业上应用
2.1.4 汽车外观设计必须富有美感
2.1.5 汽车外观设计应当具备知识产权法规定的授权条件
2.2 知识产权的概念
2.2.1 知识产权是一种智力活动成果
2.2.2 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
2.2.3 知识产权是一种财产
2.2.4 知识产权是一种资源
2.2.5 知识产权是一种信息
2.3 汽车外观设计的分类
2.3.1 造型艺术
2.3.2 汽车的色彩及外饰艺术
2.4 小结
3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
3.1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1 美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2 日本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3 欧盟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3.1.4 国际公约关于汽车外观设计的规定
3.2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现状
3.3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3.3.1 德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3.3.2 日本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3.4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3.4.1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3.4.2 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3.5 小结
4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4.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4.1.1 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
4.1.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的发展情况
4.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4.2.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4.2.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自主创新能力国内比较
4.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的现状
4.3.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情况
4.3.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纠纷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5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现状
5.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
5.1.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法律制度现状
5.1.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著作权法律制度现状
5.1.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商标法律制度现状
5.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现状
5.2.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主体现状
5.2.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程序现状
5.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现状
5.3.1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5.3.2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信息管理现状
5.3.3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工作机构现状
5.3.4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保密工作现状
5.3.5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归档管理现状
5.3.6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现状
5.3.7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运营现状
5.4 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现状
5.5 小结
6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议
6.1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6.1.1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法律制度的建议
6.1.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6.1.3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商标法律制度的建议
6.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议
6.2.1 引入误导消费者因素判断相似性和相同性
6.2.2 导入申请人提交创作部位示意图和说明制度
6.2.3 提高汽车外观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6.3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议
6.3.1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法的建议
6.3.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议
6.3.3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工作机构的建议
6.3.4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保密工作的建议
6.3.5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归档管理的建议
6.3.6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建议
6.3.7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企业运营机制的建议
6.4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议
6.4.1 中介机构是我国汽车外观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主导者
6.4.2 优化我国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J]. 周根才,高毅龙. 法律适用. 2007(05)
[2]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模式冲突[J]. 冯展林. 商场现代化. 2006(11)
[3]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介析[J]. 钱亦俊. 知识产权. 2005(02)
[4]注重汽车外观设计 防止知识产权纠纷[J]. 赵汕.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2)
[5]外观设计与其他知识产权的关系[J]. 程永顺. 科技与法律. 2003(04)
[6]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规定(上)[J]. 林晓云. 知识产权. 2003(05)
[7]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J]. 李明德.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8]产品形状、图案、色彩的关系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J]. 刘孟斌. 知识产权. 1998(02)
[9]日本外观设计法简介[J]. 詹智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4(12)
本文编号:3166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16600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