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分摊规则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21-06-12 00:01
技术分摊规则是指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确定涉案专利在产品中的贡献率,将非专利因素所带来的利润从损害赔偿中予以扣除,从而提高赔偿的准确性。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填平原则追求,另一方面是在“专利丛林”技术背景下,防止过度赔偿的有效工具,同时还是对“专利海盗”行为的有效规制。技术分摊规则中关于专利贡献率的量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通过分析对比美国、日本、德国关于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发现各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防止专利排他权的不正当扩张,从而使赔偿更能够反映专利的市场价值。但在确定专利贡献率方面,美国主要运用替代品比较法,计算的结果更加准确,而日本和德国主要运用综合因素分析法,操作相对简便。同时在证明责任分配上,美国由侵权人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而日本和德国一方面通过推定的方式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另一方面通过文书提出命令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此外日本还设立了计算鉴定人制度,辅助法官确定赔偿数额。我国司法实践对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司法解释也有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依然存在着专利贡献率难以准确量化,专利权人举证难度大,技术分摊...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技术分摊规则概述
2.1 技术分摊规则的含义
2.2 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领域
2.3 技术分摊规则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适用的合理性
2.3.1 对填平原则的追求
2.3.2 应对“专利丛林”的需要
2.3.3 对“专利海盗”行为的有效规制
2.4 小结
第三章 域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关于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
3.1 在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3.1.1 通过替代品比较法确定涉案专利的贡献率
3.1.2 由侵权人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
3.2 在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3.2.1 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法确定涉案专利的贡献率
3.2.2 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
3.2.3 计算鉴定人制度的适用
3.3 在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3.3.1 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法确定涉案专利的贡献率
3.3.2 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
3.4 小结
第四章 技术分摊规则在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4.1 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司法审判中的适用
4.2 技术分摊规则适用的相关规定
4.3 技术分摊规则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4.3.1 专利贡献率难以准确量化
4.3.2 专利权人举证难度大
4.3.3 司法解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太小
4.3.4 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
4.4 小结
第五章 完善技术分摊规则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适用的建议
5.1 完善专利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5.2 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
5.3 扩大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范围
5.4 明确技术分摊规则适用的例外情况
5.4.1 专利技术处于市场独占地位
5.4.2 侵权人属于恶意侵权
5.5 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鉴定机构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25528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技术分摊规则概述
2.1 技术分摊规则的含义
2.2 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领域
2.3 技术分摊规则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适用的合理性
2.3.1 对填平原则的追求
2.3.2 应对“专利丛林”的需要
2.3.3 对“专利海盗”行为的有效规制
2.4 小结
第三章 域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关于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
3.1 在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3.1.1 通过替代品比较法确定涉案专利的贡献率
3.1.2 由侵权人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
3.2 在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3.2.1 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法确定涉案专利的贡献率
3.2.2 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
3.2.3 计算鉴定人制度的适用
3.3 在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3.3.1 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法确定涉案专利的贡献率
3.3.2 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
3.4 小结
第四章 技术分摊规则在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4.1 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司法审判中的适用
4.2 技术分摊规则适用的相关规定
4.3 技术分摊规则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4.3.1 专利贡献率难以准确量化
4.3.2 专利权人举证难度大
4.3.3 司法解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太小
4.3.4 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
4.4 小结
第五章 完善技术分摊规则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适用的建议
5.1 完善专利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5.2 降低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
5.3 扩大技术分摊规则的适用范围
5.4 明确技术分摊规则适用的例外情况
5.4.1 专利技术处于市场独占地位
5.4.2 侵权人属于恶意侵权
5.5 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鉴定机构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25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2552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