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6:57
  众所周知,自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的IT产业也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的IT产业即将迎来软件以及相关IT服务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政策的引导下,依靠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在软件产业如此重要的发展环境中,软件法律保护水平切实关系到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体制的合理与完善成为关键。本文旨在研究为了软件产业的繁荣和快速发展,在我国现行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制下,结合国外法律体制建设的成熟经验,如何建立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第一章从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角度,论述软件产业的发展与软件的法律保护密切相关,即产业推动法律变革,法律保护产业利润。而且还从两个方面对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体制的建设和选择奠定了基础,首先从世界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方面,综合介绍了国外对软件著作权“单维”保护到著作权和专利权相结合的“双维”保护实践以及我国“一片空白”到“初具雏形”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实践;后来从软件基本概念方面,分析软件所具有产品和作品的双重特性,从而在知识产权法律所保护的特殊客体——...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产业及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概论
    第一节 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
        一、 计算机软件产业介绍
        二、 全球背景下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
        三、 软件产业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概论
        一、 国外著作权“单维”保护到著作权和专利权“双维”保护的立法实践
        二、 我国“一片空白”到“初具雏形”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核心——保护客体的分析
        一、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及类别
        二、 软件具有作品和产品的双重特性
第二章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法中软件地位的确定
        一、 我国原《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软件保护的双重标准
        二、 我国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标准的统一
    第二节 软件著作权人的权利
        一、 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的增加
        二、 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强化
    第三节 公众利益与软件著作权人权利的平衡
        一、 合理使用范围的确定——保护公众利益
        二、 最终用户责任的确定——保护软件著作权人权利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
    第一节 以美国为主的软件产业发达国家软件专利法保护体制
        一、 美国软件专利保护标准的逐步开放
        二、 其他国家与美国相似的软件专利保护标准
    第二节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权法保护体制的运行
        一、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基本观点
        二、 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限制
    第三节 软件产业推动我国软件专利法保护标准的宽松
        一、 商业方法软件迫切需要我国的专利法保护
        二、 我国软件专利保护中技术概念和创造性标准的拓宽
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分析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体制的合理性分析
        一、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的优势
        二、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保护的缺陷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专利权法保护体制的合理性分析
        一、 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优势
        二、 计算机软件专利法保护的缺陷
    第三节 软件其它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可行性分析
        一、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保护体制
        二、 计算机软件的商标法保护体制
        三、 计算机软件的合同法保护体制
第五章 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选择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专门立法体制——难以实现
        一、 专门立法体制的平衡目的
        二、 专门立法的可行性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综合法律保护体制——最佳选择
        一、 我国现行计算机软件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二、 我国软件综合法律保护体制的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J]. 李永明.  中国法学. 2002(05)
[2]入世后我国司法审判中的软件保护问题[J]. 韦晓云.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9)
[3]从微软案透视软件最终用户的责任界定——兼评修订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关于最终用户的规定[J]. 徐俊.  人民司法. 2002(08)
[4]也论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模式及其选择[J]. 李温.  法学评论. 2002(04)
[5]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 乔生.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3)
[6]试论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中的侵权例外[J]. 谭冰涛,李剑雄.  政法学刊. 2002(02)
[7]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孙海龙,曹文泽.  法学家. 2002(02)
[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理论研讨会综述[J]. 王申.  法学. 2002(03)
[9]科技、经济、法律协调机制中的知识产权法[J]. 吴汉东.  法学研究. 2001(06)
[10]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模式研究[J]. 王太平,郭海营,刘新琨.  科技与法律. 2001(03)



本文编号:339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39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