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之管辖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5 07:44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知识产权管辖权极强的地域性原则。1很长时间以来各国法院只受理侵犯本国知识产权的案件,而不受理就外国知识产权提起的诉讼。但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的日趋紧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性加强,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于同类法律冲突不断,对传统管辖规则的挑战亦成为必然。目前世界各国(地区)不断出现人为地有意识地打破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案例事实。尽管传统的知识产权管辖规则仍占主导地位,但对新出现的问题若不加以引导规范,必然导致管辖的无序冲突。各国在冲破旧的规则后失去协调,为了内国法律和经济上需要的争夺将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一些欧美国家在传统管辖权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管辖权制度进行了变革,并通过案例和立法发展出一些新的管辖根据,这值得参考和学习。本文通过引用和分析一系列判例,运用比较的方法、价值分析的方法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知识产权涉外侵权诉讼管辖权的制度作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传统管辖规则的理论分析。本章在一般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传统的知识产权涉外侵权案件管辖...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知识产权诉讼传统管辖原则
    1.1 一般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根据
    1.2 知识产权诉讼的地域性管辖本质
        1.2.1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
        1.2.2 传统知识产权涉外侵权诉讼的地域性管辖规则
            1.2.2.1 注册地法院管辖
            1.2.2.2 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1.2.2.3 缔约成员国法院管辖
            1.2.2.4 侵权事件起因地法院管辖
    1.3 地域性本质的非绝对性——法律冲突的存在
        1.3.1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是否存在争论
        1.3.2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存在条件分析
        1.3.3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实证分析
    1.4 地域性管辖原则的弱化
        1.4.1 区域界限模糊化
        1.4.2 国际保护加强,突破地域性管辖的案件增多
第二章 传统地域性管辖原则的实践突破
    2.1 发达国家的司法实践
        2.1.1 西方国家的实践
        2.1.2 美国的实践
    2.2 突破方式
        2.2.1 通过第三人连带突破地域管辖
        2.2.2 通过最低联系原则的扩展适用突破地域管辖
            2.2.2.1 著名案例
            2.2.2.2 最低联系原则扩展适用于美国国内知识产权网络侵权案件
        2.2.3 利用反诉行使管辖权
第三章 网络给知识产权涉外案件管辖权突破带来的新契机
    3.1 网络带来的挑战
        3.1.1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模糊了司法管辖区域的界限和国家司法主权
        3.1.2 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管辖权确定失去了根据
        3.1.3 原告就被告理论的困境
    3.2 传统管辖根据在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考察
        3.2.1 侵权行为地的考察
        3.2.2 原告所在地评判
    3.3 如何缓解冲突
    3.4 国际社会的努力
    3.5 关于网络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管辖权原则的结论
第四章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管辖权的理论与实践
    4.1 我国知识产权涉外侵权诉讼的司法管辖规则和司法实践
        4.1.1 司法管辖规则
        4.1.2 司法实践
    4.2 学者探讨——《示范法》中的规定
    4.3 对我国知识产权涉外侵权管辖权的思考
        4.3.1 管辖权理论"创新"势在必行
        4.3.2 "创新"的原则
            4.3.2.1 平衡主权利益与国际保护的关系
            4.3.2.2 冲突法领域的"政府利益说"的借鉴分析
            4.3.2.3 扬弃传统,兼收并蓄
        4.3.3 传统规则与新原则的的取舍
    4.4 可选择的两种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409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409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