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和协调
发布时间:2021-10-16 21:5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并日益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公众实现信息共享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信息化的法律框架中,知识产权代表的是个体利益,是私权的一种,而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法律赋予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是公权的一部分。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拥有与使用中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从分析信息化、信息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入手,具体分析了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根源及表现。指出利益是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焦点,二者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代表产权人利益的私权与代表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的公权在利益上的非均衡性。利益平衡是解决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根本出发点。文章接着分析了协调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意义及具体对策。笔者指出,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来临,给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必然的,也...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四、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 信息资源与信息共享
一、 信息资源与信息共享的概念界定
(一) 信息与信息资源
(二) 信息资源的公共性
二、 信息化与信息共享
(一) 信息化的形成
(二)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及表现
(三) 信息共享
(四) 信息自由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 知识产权的涵义及本质
(二) 知识产权的特征
二、 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哲学考察
(一) 平衡精神: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动因
(二) 公平正义原则: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价值
(三) 公益性:价值目标追求中的法律正义
(四) 合理性:制度创设活动中的法律正义
三、 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与方法
第三章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一、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二重性
(一)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创造的有效激励
(二)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抑制与约束
二、 利益:冲突的焦点
(一)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二) 利益分配的失衡
(三) 国际信息利益差别问题
三、 冲突的本质及表现:公权与私权的对立
(一) 知识产权是“公权”还是“私权”?
1 、 知识产权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分析
2 、 知识产权是公共性很强的私权
(二) 冲突的表现
1 、 信息的无国界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的矛盾
2 、 信息的共享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专有性的矛盾
3 、 信息的快速传递、更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效性的矛盾
第四章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协调
一、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协调的重要性
(一) 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共享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协调的意义
二、 利益均衡是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共享冲突相协调的基本点
(一) 知识产权保护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 利益均衡--公权与私权协调的基点
三、 构建新的平衡--利益之争与制度安排
(一) 知识产权保护是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
(二) 利益平衡与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保护知识产权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J]. 陈伟,汪琼.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4)
[2]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冲突及其协调[J]. 张双武,蒋美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3]知识与法制的互动: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分析[J]. 蔡宝刚. 广东社会科学. 2002(03)
[4]信息经济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J]. 魏勇,谢景荻. 现代法学. 2002(02)
[5]知识产权和信息共享性的关系[J]. 章莉.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2(01)
[6]社会信息化过程中若干利益冲突研究[J]. 陈传夫.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02)
[7]网络信息传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J]. 陈益君,张军. 情报学报. 2001(05)
[8]反垄断法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J]. 张瑞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9]知识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及其完善化[J]. 李玉红,徐飞.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02)
[10]对利益问题的法律解释[J]. 付子堂. 法学家. 2001(02)
本文编号:3440561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四、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 信息资源与信息共享
一、 信息资源与信息共享的概念界定
(一) 信息与信息资源
(二) 信息资源的公共性
二、 信息化与信息共享
(一) 信息化的形成
(二)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及表现
(三) 信息共享
(四) 信息自由
第二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一) 知识产权的涵义及本质
(二) 知识产权的特征
二、 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哲学考察
(一) 平衡精神: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动因
(二) 公平正义原则: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价值
(三) 公益性:价值目标追求中的法律正义
(四) 合理性:制度创设活动中的法律正义
三、 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与方法
第三章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一、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二重性
(一)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创造的有效激励
(二) 知识产权保护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抑制与约束
二、 利益:冲突的焦点
(一)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二) 利益分配的失衡
(三) 国际信息利益差别问题
三、 冲突的本质及表现:公权与私权的对立
(一) 知识产权是“公权”还是“私权”?
1 、 知识产权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分析
2 、 知识产权是公共性很强的私权
(二) 冲突的表现
1 、 信息的无国界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的矛盾
2 、 信息的共享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专有性的矛盾
3 、 信息的快速传递、更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效性的矛盾
第四章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的协调
一、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协调的重要性
(一) 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共享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冲突协调的意义
二、 利益均衡是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共享冲突相协调的基本点
(一) 知识产权保护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 利益均衡--公权与私权协调的基点
三、 构建新的平衡--利益之争与制度安排
(一) 知识产权保护是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
(二) 利益平衡与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保护知识产权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J]. 陈伟,汪琼.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4)
[2]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冲突及其协调[J]. 张双武,蒋美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3]知识与法制的互动: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分析[J]. 蔡宝刚. 广东社会科学. 2002(03)
[4]信息经济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J]. 魏勇,谢景荻. 现代法学. 2002(02)
[5]知识产权和信息共享性的关系[J]. 章莉.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2(01)
[6]社会信息化过程中若干利益冲突研究[J]. 陈传夫.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02)
[7]网络信息传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J]. 陈益君,张军. 情报学报. 2001(05)
[8]反垄断法应如何对待知识产权[J]. 张瑞萍.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9]知识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及其完善化[J]. 李玉红,徐飞.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02)
[10]对利益问题的法律解释[J]. 付子堂. 法学家. 2001(02)
本文编号:344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44056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