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经济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2-01-07 00:54
  计算机软件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业务与产业,应该说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是IBM做了一个推动,把软件从硬件里独立出来,诱发了这样一个独立的商业业务的出现,由此产生了独立的软件产业。尤其是在美国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力军的风风火火的新经济浪潮中,计算机软件产业以几何数量级的发展速度,俨然占领了IT业的第一把交椅。不过,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扩大与新经济发展的徒然降温,与之相关的问题与冲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本文的主题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都处于前沿的位置。本文从崭新的视角,融合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众多观点,并牢牢围绕现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合理现状,展开研究和讨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应该说,目前国内的研究深度远远还跟不上国外的发展水平。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的软件产业仍还处于国际上相对较弱的位置。不过,基于计算机及其软件用户的日益增多和网络的盛行,国内不少学者还是对这一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的。国内的研究主要放在...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有关的主要问题
    1.1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两大阵营:商业软件与自由软件
        1.1.1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目的、意义与作用
        1.1.2 商业软件流派
        1.1.3 自由软件流派
    1.2 计算机软件的盗版和非法传播问题
    1.3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与软件产业的垄断问题
2 新经济规律与计算机软件的生产与消费
    2.1 计算机软件生产的新经济规律
    2.2 计算机软件消费的新经济规律
    2.3 新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3 网络效应大小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品保护
    3.1 减轻网络效应较大类型软件保护程度的原因
    3.2 开放式软件生产模式
    3.3 网络效应较大类型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解决方案
    3.4 网络效应较小类型的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4 软件产业与中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4.1 世界主要软件大国及其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4.2 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及其战略发展方向
    4.3 中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围国家软件盗版治理的经济分析[J]. 刘元春,廖舒萍.  世界经济. 2003(08)
[2]美国“新经济”正在重新崛起?——论网络经济的衰退、复苏和高涨[J]. 萧琛.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07)
[3]法律经济学评述[J]. 史晋川.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02)
[4]法与经济学中的混沌理论与进化理论[J]. 马克·罗伊,历咏.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01)
[5]技术创新、道德风险与经济增长[J]. 张静春.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01)
[6]软件技术与软件产业[J]. 吕建.  科技与经济. 2002(S1)
[7]以色列软件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 田川.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2(11)
[8]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结构与创新关系的争论[J]. 吴汉洪.  教学与研究. 2002(11)
[9]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 道格拉斯·诺斯,路平,何玮.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05)
[10]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 卫志民.  国外社会科学. 2002(05)



本文编号:3573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573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