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专利罪的制度改进

发布时间:2022-01-27 23:41
  现行立法对假冒专利配置最具威慑力的刑事责任。然而,假冒专利现象愈演愈烈,查处的假冒专利案件居高不下持续走高,认定构成犯罪的却少之又少,表明该种威慑力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制度上的原因。我国《刑法》将假冒专利罪所涵盖的客观行为界定为假冒他人专利,同时,这种界定有一个预设,便是该种行为会侵犯专利权人的利益。然而,该种预设存在两个方面的错误:其一,假冒他人专利本质上不是专利侵权,从专利侵权的角度看,其并不会损害专利权人的利益;其二,当专利号具有来源识别作用的前提下,假冒他人专利才会侵犯专利权人的利益。但该种情况下,专利号所获得的保护应该类似于未注册驰名商标,但未注册驰名商标并不能获得刑法保护。因此,假冒专利罪所预设的专利权人利益侵犯并不存在,即便是在极少情况存在,对比刑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其并不具有刑法保护的正当性。为此,有必要对假冒专利进行适当的类型化,探究每一种类型所侵犯的法益,以刑法应同等对待相同法益为原则,调整现行立法的规定。《专利法》在2008年修订时,将冒充专利纳入假冒专利之中。假冒专利可以类型化为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本质上,假冒他人专利在一般情况下...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研究
        1.2.2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侵犯的法益
        1.2.3 冒充专利行为的界定
        1.2.4 冒充专利侵犯的法益
        1.2.5 冒充专利行为是否入刑
        1.2.6 国外对假冒专利行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假冒专利的类型及其侵犯的法益
    2.1 分类意义与标准
    2.2 冒充专利的界定及其侵犯的法益
        2.2.1 冒充专利构成虚假宣传
        2.2.2 冒充专利行为侵犯的法益
    2.3 假冒他人专利的界定及其侵犯的法益
        2.3.1 假冒他人专利构成虚假宣传
        2.3.2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侵犯的法益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现行立法中假冒专利罪的界定及其问题
    3.1 我国现行立法中假冒专利罪的界定
        3.1.1 假冒专利罪的客观行为是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3.1.2 假冒专利罪的客体
    3.2 现行立法中假冒专利罪规定的问题
        3.2.1 “假冒他人专利”误认为是“专利侵权”
        3.2.2 假冒专利中专利权人所受到的损害不应获得刑法保护
    3.3 小结
第4章 域外假冒专利罪制度的借鉴于我国的制度改进
    4.1 假冒专利罪的域外立法比较
        4.1.1 英美法系假冒专利刑事立法考察
        4.1.2 大陆法系假冒专利刑事立法考察
    4.2 我国的制度改进方案
        4.2.1 方案一:引入虚假专利标记罪
        4.2.2 方案二:将“假冒他人专利”改为“假冒专利”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613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613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