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 ——知识产权、知识贸易和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11 19:01
  论文从知识商品的性质入手,在深入分析知识创造、扩散和应用的基础上,考察知识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组织三个方面发展的贡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知识差距是导致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基本力量的结论。 知识是关于一切新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美感、善德等等具体知识的一般抽象形式、知识具有外部性、非重复性、可复制性、可共消费性、可学习性、可继承性、无限发展性、阶段性、多面性、替代性和不确定性等等性质。与物质生产不完全相同,知识生产过程是由学习、创造和复制三个环节构成的。知识生产过程具有学习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分工经济的性质。知识生产过程内在地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知识产权机制和科学成果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优先权机制而运作。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最优的,无论从事前、事中还是事后来看都是这样。不过,专利机制的事后效率不及商业性设奖竞赛的事后效率。资助形式明显具有事前效率,但是确实没有事中和事后效率。设奖形式显然没有事前效率,但具有事中和事后效率。不同于实物商品生产规律,知识生产服从险胜优势和不确定性的规律。企业选择竞争战略或者合作战略服从于提高获得险胜优势的确...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一篇 论知识
    第一章 知识及其相关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知识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若干常用概念的区分
        第三节 知识的分类
    第二章 知识的性质
        第一节 知识的外部性
        第二节 知识的非重复性和可复制性
        第三节 知识的可共消费性
        第四节 知识的可学习性和继承性
        第五节 知识的无限性和阶段性以及多面性或替代性
        第六节 知识的不确定性
第二篇 知识生产过程
    第三章 论知识生产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知识创造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知识生产的主要要素
        第四节 知识生产的分工与协作
        第五节 知识生产的成本变化规律
        第六节 知识生产的投资回报率与投资决策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论知识生产的组织和实现形式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本假设
        第三节 知识市场价值实现与优先权
        第四节 市场机制配置R&D资源效率的模型
        第五节 R&D直接资助形式的效率模型
        第六节 R&D设奖形式的效率模型
        第七节 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取向
        第八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论知识生产的险胜优势、不确定性和竞争与合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险胜优势和不确定性
        第三节 知识生产竞争战略的基本模型和分析
        第四节 知识生产的合作战略模型和分析
        第五节 本章结论和模型的引伸意义
第三篇 知识扩散和贸易
    第六章 论形成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WTO下达成知识产权协议的谈判模型
        第三节 WTO下知识产权协议的实施模型
        第四节 世界范围内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效率的讨论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七章 论侵权和专利机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论侵权行为和动机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社会经济机制的最优选择
        第五节 专利机制有利于优化纵向和横向的研究结构
        第六节 专利机制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扩散
        第七节 专利机制带有比非专利机制更大的竞争特征
        第八节 技术优先权与专利机制
        第九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改革
        第十节 本章结束语
    第八章 论声誉、明星和放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知识产权、知识效用和市场行为
        第三节 论信息、标志和声誉
        第四节 论明星效应和发散现象
        第五节 排挤效应和利益放大效应
        第六节 本章总结
    第九章 论知识贸易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古典学派的历史倒退
        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认识局限性的革命
        第三节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融合
        第五节 实证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
        第六节 本章结束语
    第十章 论知识贸易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知识贸易的形式
        第三节 贸易纯理论
        第四节 论技术许可贸易
        第五节 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结构调整
        第六节 本章结语
    第十一章 论贸易谈判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贸易谈判的“核”
        第三节 完全信息下贸易合同的谈判模型
        第四节 非对称信息下贸易合同的谈判博弈模型
        第五节 贸易自律合同的战略谈判模型
        第六节 本章小结和模型的应用含义
第四篇 知识应用与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论不确定性经济增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主要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成就回顾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缺陷
        第四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第五节 不确定性经济增长
        第六节 经济增长率的发散和差距拉大现象
        第七节 本章的总结
    第十三章 论就业、收入分布和人才流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论就业、失业和工资差距
        第三节 收入的分层现象和明星现象
        第四节 人才流动和流失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十四章 论企业内部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论企业性质
        第二节 企业主要生产要素和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地位
        第三节 论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三次飞跃
        第四节 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五节 本章结论和现实意义
各章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许经营的经济理性与极限[J]. 郭冬乐,夏先良.  财贸经济. 2000(03)
[2]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 李实,赵人伟,张平.  经济研究. 1998(04)
[3]寻求对企业性质的完整解释: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与企业的功能[J]. 曹正汉.  经济研究. 1997(07)
[4]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 方竹兰.  经济研究. 1997(06)
[5]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 林毅夫,李周.  经济研究. 1997(03)
[6]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J]. 杨瑞龙,周业安.  经济研究. 1997(01)
[7]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周其仁.  经济研究. 1996(06)
[8]企业家的形成与财产制度——评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J]. 汪丁丁.  经济研究. 1996(01)
[9]科技市场运行缺陷及对策[J]. 夏先良.  中国科技产业. 1995(12)



本文编号:3620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620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