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9:09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在国际市场上、传统农业因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成本所形成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甘肃省是中国西部落后的内陆省份,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但是甘肃省不具备发展传统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恶劣,社会资源匮乏。所以,发展甘肃省农业既不能依靠增加土地投入,也不能依靠增加劳动投入,而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将影响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激励科技创新,形成农业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甘肃农业的发展。本研究运用知识产品理论、知识价值理论、知识生产理论、知识消费理论、知识经济资源配置理论、法定垄断原则和利益平衡原理,对比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农业知识产权中不同的保护方法,对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反思;概括归纳了甘肃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从生产、主导、市场、主体、消费、信息化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因素,归纳出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知识产品的生产...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2.1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2.1.1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
2.1.2 农业知识产权的特征
2.2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理论
2.2.1 知识经济的相关理论
2.2.2 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
2.3 国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
2.3.1 美国
2.3.2 欧洲
2.3.3 日本
2.3.4 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2.4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况
2.4.1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现状
2.4.2 农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2.4.3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2.5 对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
2.5.1 政府主导功能积极,农业知识产权主体保护消极
2.5.2 与国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知识保护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3.1.1 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状况
3.1.2 甘肃省农业专利权保护现状
3.1.3 甘肃省农业商标权保护现状
3.1.4 甘肃省农业著作权保护现状
3.1.5 甘肃省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
3.2 影响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因素分析
3.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2 政府主导功能的发挥
3.2.3 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行为
3.2.4 技术市场体系
3.2.5 知识产品消费
3.2.6 农业信息化进程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农业知识产品的生产
4.1.1 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优势不明显
4.1.2 农业科技机构分散严重
4.1.3 农业科技创新的分工不明确
4.1.4 缺乏农业科技研发计划和协作精神
4.1.5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4.2 技术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了知识产品交换价值的发挥
4.2.1 技术市场的技术服务功能有待发展
4.2.2 技术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过多地改善
4.2.3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资金短缺
4.2.4 没有建立好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4.3 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不够完善,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
4.3.1 地方性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不完善
4.3.2 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工作机制需要协调
4.3.3 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4.3.4 对权利主体的知识产权培训、对社会宣传需要加大
4.3.5 对动植物新品种保护不够重视
4.4 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保护不到位,导致了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
4.4.1 企事业单位等权利人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
4.4.2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缺乏基本制度
4.4.3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
4.4.4 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水平低
4.4.5 企事业单位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规则和惯例知识
4.5 农民缺乏消费农业知识产品的能力,导致了农业技术市场的买方相对缺位
4.6 农业的信息化进程缓慢,导致市场交易不畅
第五章 加强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
5.1.1 加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5.1.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5.1.3 促进产学研结合
5.1.4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5.1.5 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5.2 健全甘肃省技术市场体系
5.3 完善甘肃省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
5.3.1 制定地方性知识产权保护行政规章和激励政策
5.3.2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1) 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政府要实现正确的定位
(2)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构建合理的政府职能
(3) 建立协调的政府关系
5.4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
5.4.1 提高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5.4.2 建立健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5.4.3 健立健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5.4.4 强化和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5.5 提高甘肃省农民对农业知识产品的消费能力
5.5.1 开办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
5.5.2 提高包括电脑在内的大众媒体覆盖率
5.5.3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5.5.4 加大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5.5.5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和支付能力
5.6 加快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进程
5.6.1 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服务和应用水平
5.6.2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6.3 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5.6.4 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5.6.5 在体系建设中突破难点,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5.6.6 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农业信息质量和网络安全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分析[J]. 李双奎,谈存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06)
[2]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 丁恒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6)
[3]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J]. 付丽洁,潘蓉,胡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7)
[4]我国农民素质、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 钱正武. 技术经济. 2006(03)
[5]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的思考[J]. 陈小力. 山西农经. 2005(05)
[6]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法学视角——论知识产权法制的功能及产生原因[J]. 贺敏,许晨. 电子知识产权. 2005(07)
[7]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王法典. 学术交流. 2005(05)
[8]关于甘肃省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J]. 苏志希. 财会研究. 2005(03)
[9]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J]. 吕剑平,王生林,李之凤. 甘肃农业. 2004(12)
[10]国际商事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研究[J]. 张艾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硕士论文
[1]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甘肃省农业技术创新研究[D]. 陈宗良.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1391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2.1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2.1.1 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
2.1.2 农业知识产权的特征
2.2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理论
2.2.1 知识经济的相关理论
2.2.2 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
2.3 国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
2.3.1 美国
2.3.2 欧洲
2.3.3 日本
2.3.4 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2.4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况
2.4.1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现状
2.4.2 农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2.4.3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2.5 对中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
2.5.1 政府主导功能积极,农业知识产权主体保护消极
2.5.2 与国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知识保护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3.1.1 甘肃省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状况
3.1.2 甘肃省农业专利权保护现状
3.1.3 甘肃省农业商标权保护现状
3.1.4 甘肃省农业著作权保护现状
3.1.5 甘肃省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
3.2 影响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因素分析
3.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2 政府主导功能的发挥
3.2.3 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行为
3.2.4 技术市场体系
3.2.5 知识产品消费
3.2.6 农业信息化进程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农业知识产品的生产
4.1.1 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优势不明显
4.1.2 农业科技机构分散严重
4.1.3 农业科技创新的分工不明确
4.1.4 缺乏农业科技研发计划和协作精神
4.1.5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4.2 技术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了知识产品交换价值的发挥
4.2.1 技术市场的技术服务功能有待发展
4.2.2 技术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过多地改善
4.2.3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资金短缺
4.2.4 没有建立好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4.3 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不够完善,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
4.3.1 地方性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不完善
4.3.2 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工作机制需要协调
4.3.3 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4.3.4 对权利主体的知识产权培训、对社会宣传需要加大
4.3.5 对动植物新品种保护不够重视
4.4 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保护不到位,导致了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
4.4.1 企事业单位等权利人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
4.4.2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缺乏基本制度
4.4.3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
4.4.4 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水平低
4.4.5 企事业单位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规则和惯例知识
4.5 农民缺乏消费农业知识产品的能力,导致了农业技术市场的买方相对缺位
4.6 农业的信息化进程缓慢,导致市场交易不畅
第五章 加强甘肃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
5.1.1 加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5.1.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5.1.3 促进产学研结合
5.1.4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5.1.5 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5.2 健全甘肃省技术市场体系
5.3 完善甘肃省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
5.3.1 制定地方性知识产权保护行政规章和激励政策
5.3.2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1) 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政府要实现正确的定位
(2) 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构建合理的政府职能
(3) 建立协调的政府关系
5.4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保护
5.4.1 提高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5.4.2 建立健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5.4.3 健立健全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5.4.4 强化和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5.5 提高甘肃省农民对农业知识产品的消费能力
5.5.1 开办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
5.5.2 提高包括电脑在内的大众媒体覆盖率
5.5.3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5.5.4 加大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5.5.5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和支付能力
5.6 加快甘肃省农业信息化进程
5.6.1 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服务和应用水平
5.6.2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6.3 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5.6.4 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5.6.5 在体系建设中突破难点,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5.6.6 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农业信息质量和网络安全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分析[J]. 李双奎,谈存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06)
[2]我国科技创新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 丁恒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6)
[3]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J]. 付丽洁,潘蓉,胡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7)
[4]我国农民素质、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 钱正武. 技术经济. 2006(03)
[5]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的思考[J]. 陈小力. 山西农经. 2005(05)
[6]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法学视角——论知识产权法制的功能及产生原因[J]. 贺敏,许晨. 电子知识产权. 2005(07)
[7]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王法典. 学术交流. 2005(05)
[8]关于甘肃省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J]. 苏志希. 财会研究. 2005(03)
[9]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J]. 吕剑平,王生林,李之凤. 甘肃农业. 2004(12)
[10]国际商事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研究[J]. 张艾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硕士论文
[1]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甘肃省农业技术创新研究[D]. 陈宗良.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3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63139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