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19:50
知识产权贸易属于具有较高的知识属性和技术属性的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质量和优化服务贸易水平离不开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本文综合运用多个贸易竞争力指标对中国和日本知识产权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钻石模型"选取相关指标,通过熵值法对影响两国知识产权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制约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等对策建议。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中日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1. 知识产权贸易出口发展趋势比较
2. 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综合比较
三、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模型
1.理论依据及指标建立
2. 样本选择
3. 研究方法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 评价指标的熵值及权重
2. 线性回归分析
3. 研究结论及分析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贸易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 顾晓燕,刘丽. 现代经济探讨. 2016(07)
[2]美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 赵昱,杜德斌. 中国科技论坛. 2013(09)
[3]日本与美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比较研究[J]. 李丹,崔日明. 亚太经济. 2011(02)
[4]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及贸易模式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RSCA与Lafay指数等的分析[J]. 尚涛. 国际贸易问题. 2010(12)
[5]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性质分析[J]. 郭亚军,易平涛. 统计研究. 2008(02)
[6]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发展[J]. 代中强. 现代经济探讨. 2007(02)
[7]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浩.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1)
[8]日本产业的竞争力及知识产权对策[J]. 王永宁.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2(12)
本文编号:368832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
二、中日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1. 知识产权贸易出口发展趋势比较
2. 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综合比较
三、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模型
1.理论依据及指标建立
2. 样本选择
3. 研究方法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 评价指标的熵值及权重
2. 线性回归分析
3. 研究结论及分析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贸易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 顾晓燕,刘丽. 现代经济探讨. 2016(07)
[2]美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 赵昱,杜德斌. 中国科技论坛. 2013(09)
[3]日本与美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比较研究[J]. 李丹,崔日明. 亚太经济. 2011(02)
[4]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及贸易模式变动的实证研究——基于RSCA与Lafay指数等的分析[J]. 尚涛. 国际贸易问题. 2010(12)
[5]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性质分析[J]. 郭亚军,易平涛. 统计研究. 2008(02)
[6]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发展[J]. 代中强. 现代经济探讨. 2007(02)
[7]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浩.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1)
[8]日本产业的竞争力及知识产权对策[J]. 王永宁.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2(12)
本文编号:3688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68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