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品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10:04
  知识产品权是因合法持有知识产权产品而享有的权利,即经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人的许可而生产的知识产权产品,在投放市场后,凡合法取得该知识产权产品的人,只要不将其用于侵犯知识产权人的专用权活动,有权自由地使用、转卖、处置该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它为知识产品所有人所专有。设立知识产品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消除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对商品自由流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区分创造性智力成果的所有人和创造性智力成果的载体即知识产品的所有人,并在附载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首次进入流通后将知识产权人的权利限制于生产领域,达到知识产权人对无形的创造性成果的垄断权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充分利用之间的平衡。 全文主体分四章,外加引言和结论。 引言分析了近日的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知识产权过度垄断所带来的恶果和其原因,为知识产品权命题的提出奠定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阐述知识产品权的基本理论。首先对知识产品权进行了定义,并通过知识产品权与知识产权、物权的比较,分析说明知识产品权虽然与相邻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知识产品权是因合法持有知识产权产品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具有专有性、权...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知识产品权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品权的含义及特征
        一、知识产品权的含义
            (一) 知识产品
            (二) 知识产品权
        二、知识产品权的特征
            (一) 专有性
            (二) 权利范围的有限性
            (三) 公开性
    第二节 知识产品权与有关权利的一般关系
        一、知识产品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一) 知识产品权与知识产权的联系
            (二) 知识产品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
        二、知识产品权与物权的关系
            (一) 与物权的联系
            (二) 与物权的区别
    第三节 知识产品权的意义
        一、平衡流通中知识产权人和知识产品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体现法律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本质
        三、维护了法律的秩序与自由
第二章 知识产品权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知识产品权的性质
    第二节 知识产品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知识产品权主体
        二、知识产品权客体
            (一) 无形智力成果附于其上
            (二) 人为性
            (三) 价值性
            (四) 公开性
    第三节 知识产品权的权利内容
        一、知识产品所有权
        二、用益知识产品权
        三、担保知识产品权
第三章 知识产品权的利用和限制
    第一节 知识产品权的利用
        一、 知识产品权的自行使用
        二、知识产品权的转让
        三、知识产品的反向工程
            (一) 知识产品反向工程的含义
            (二) 知识产品反向工程的内容
            (三) 知识产品反向工程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品权的限制
        一、知识产品来源的合法性
        二、不得侵犯知识产权人的权利
        三、仅限于知识产品的范围
第四章 知识产品权的保护
    第一节 知识产品权的侵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一、知识产品权的侵权的概念及民事责任
        二、知识产品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一) 加害行为
            (二) 损害事实
            (三) 加害知识产品行为与知识产品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 过错
        三、知识产品权侵权行为的表现
            (一) 侵占
            (二) 损坏
            (三) 妨害
            (四) 无权处分和非法出租
        四、侵犯知识产品权的归责原则
    第二节 知识产品权的法律救济
        一、知识产品权的侵权救济
        二、侵犯知识产品权的行政救济措施
            (一)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政救济措施的概述和表现
            (二)行政救济措施的途经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作为排他权与支配权的知识产权——从与物权比较的视角[J]. 王宏军.  知识产权. 2007(05)
[2]知识产权的权利穷竭问题研究[J]. 冯晓青.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研究[J]. 郭广平,冯岩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9)
[4]从知识产权到知识霸权——知识产权过度扩张所导致的国际体系危机[J]. 唐昊.  广东社会科学. 2006(05)
[5]论反向工程、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发展[J]. 和金生,王雪利.  软科学. 2006(03)
[6]反向工程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机制构建初探[J]. 王雪利,和金生,张翔.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06)
[7]选择性反向工程与自主创新整合[J]. 王宝毅,张宝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04)
[8]浅议反知识产权垄断的重要性[J]. 贾继峰.  黑河学刊. 2005(02)
[9]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冲突与平衡——权利穷竭原则初探[J]. 何金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10]版权用尽的法理审视[J]. 陈宗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09)

硕士论文
[1]版权用尽研究[D]. 陈宗波.广西师范大学 2001
[2]从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相似性论知识产权在民法典中的地位[D]. 陈建峰.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8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698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