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

发布时间:2022-12-09 23:42
  针对当前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以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数据来源清晰的30个省市为分析对象,对其2012—2017年间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以耦合理论为基础,分析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与运用能力之间的耦合机理,构建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发现,与2012年相比,2017年有一半的省市耦合协调度值发生了改善;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值一直高于0.4,保持在基本协调及以上的水平;而中部与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则一直低于0.4,处于中度失调及以下水平。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发展水平落后于创造能力发展水平;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耦合协调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两个子能力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我国东、中、西部呈现递减态势。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耦合机理分析
    1.1 子系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2 子系统的耦合机理分析
2 模型确定和评价指标选取
    2.1 耦合协调模型
        2.1.1 综合发展水平函数
        2.1.2 耦合协调度函数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实证分析
    3.1 综合发展水平测评与分析
    3.2 耦合协调度测评与分析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1)提升区域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发展水平。
        2)释放欠发达地区的知识产权潜能。
        3)构建各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协调发展的政策引导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实践与探索——以重庆大学为例[J]. 刘玲,肖韶,杨永齐.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01)
[2]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宋东林,杨新村.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6)
[3]区域创新主体间要素耦合协同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段宇洁,石薛桥,郭瑞洁.  河南科学. 2018(10)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江苏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研究[J]. 牛士华,王丽丽,唐春荣.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09)
[5]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 段婕,孙明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23)
[6]2004—2013年东莞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度变化[J]. 乔如娟,千庆兰.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06)
[7]区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协同及其演变的实证研究[J]. 陈伟,杨早立,李金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02)
[8]知识产权系统优化论——基于三摆藕合模型之解构[J]. 单锋.  管理世界. 2014(09)
[9]知识产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及实证研究——以某国立科研机构为例[J]. 宋河发,李玉光,曲婉.  科学学研究. 2013(12)
[10]基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J]. 刘慧.  企业经济. 2013(11)

博士论文
[1]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研究[D]. 张永超.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2]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 徐占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15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715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