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03 09:53
  我国加入WTO已是第四年,进入了后过渡期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我国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我国入世承诺已在逐步兑现,关税壁垒也已大幅度降低,国内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国际环境更加严峻,知识产权危机日益突现,发达国家掀起的知识产权保护浪潮正不断冲击我国的产业和企业。因而,对于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及我们的应对策略的研究已是刻不容缓。 本文旨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概念作详细介绍,理清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概念的关系,深入了解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演变及特征,借鉴美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成功经验,分析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得出在入世的后过渡期内,应实施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适度的权利限制的策略。 文章第一部分借近年来我国企业遭受美国关税法“337调查”的实例,引出本文的主题——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部分界定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壁垒等相关概念; 在本部分里,笔者首先介绍了这三个术语的概念及其内涵,接着又介绍了各自的特点。本部分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WTO框架下的TRIPs协议的情况做了介绍...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子——从美国“337调查”大棒挥向中国企业谈起
第二部分: 概念界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及知识产权壁垒
    一、知识产权
        (一) “知识产权”的由来及演变
        (二) 知识产权的含义与范围
        (三) 知识产权的特点
    二、知识产权保护
        (一)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涉外保护与边境保护
        (二)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
        (三)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点
        (四) 知识产权保护产生的内在动因
    三、知识产权壁垒
        (一) 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
        (二)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点
第三部分 理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竞争、科技创新、国际贸易及“南北”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竞争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 互相一致的一面
        (二) 相互冲突的一面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 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
        (二)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因循和引导科技革命互动的向纵深发展
    三、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分析
        (一) 知识产权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阻碍正常贸易的发展
    四、知识产权保护与“南北”利益分配
        (一) TRIPs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导致“南北”利益的失衡
        (二) 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与“南北”利益分配的再平衡
第四部分: 例证分析——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一) 知识产权立法体制: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两级立法
        (二) 知识产权法律结构:成文法与判例法并存
        (三) 知识产权司法体制:巡回上诉法院为核心
    二、美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一) 美国版权办公室
        (二) 美国专利商标局
        (三) 美国贸易代表处
        (四) 美国贸易委员会和海关
    三、美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一)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法律条款
        (二) 关税法“337条款”的实际运用
        (三) 美国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四、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一) 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 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得到强化
        (三) 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促进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部分: 实证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现状
        (一)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
        (二) 我国参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的情况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
        (一) 我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的演变
        (二) 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组织机构
        (三) 我国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制度
        (四) 刑法和民法的保护
    三、我国的知识产权执法状况
        (一) 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的渠道
        (二) 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的成果
    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 个人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不高
        (二) 企业大都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三) 缺乏对知识产权人滥用权力的限制
        (四) 知识产权立法需进一步健全
第六部分: 结论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对策略
    一、宏观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 与国际接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
        (二) 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国内立法
        (三) 加强执法力度,重击侵权行为
        (四) 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
        (五) 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更要适度的限制滥用知识产权
    二、中观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 科研机构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与深度
        (二) 企业间要进行联合,制定行业的技术标准
        (三) 行业协会转变自身的功能
    三、微观层面的应对策略
        (一) 企业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
        (二) 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三) 企业与外方合作时提高维权意识
        (四) 企业要从容应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指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29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829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