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S协定下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FDI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7 18:50
  自加入WTO后,TRIPS协议的达成意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而对以往的知识产权的相关文献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区位优势,使得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更加巩固,从而促使跨国公司以FDI方式代替出口贸易。但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又会降低跨国公司内部化的必要性,从而导致跨国公司以技术许可方式代替FDI。理论上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FDI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利用Ginarte和Park指数作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程度度量指标,并通过以往的学者所运用的方法得出我国1998—2009年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选取三个与技术相关的外资额作为因变量,五个影响FDI的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仅影响一国利用外资的流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用外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商直接投资形式及进行技术转让的程度。 论文提出通过完善知识产权行业立法、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出资制度、提高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企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途径引导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及模式的转变,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以往的文献的特点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知识产权与FDI的理论基础
    2.1 知识产权的基本问题
        2.1.1 知识产权的内涵与概念
        2.1.2 知识产权的特点与缺陷
        2.1.3 TRIPS协定所代表的知识产权的新发展
    2.2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FDI的理论基础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2 产品的生产周期理论
        2.2.3 一般动态均衡理论
第3章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度量
    3.1 我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历程
    3.2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
        3.2.1 我国技术引进方式的现状分析
        3.2.2 我国投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3.3 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度的度量及修正
        3.3.1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度量
        3.3.2 执法水平的度量
        3.3.3 IPP的执法力度的修正
第4章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FDI的影响相关的实证分析
    4.1 对我国吸收的FDI流量的定性分析
    4.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2.1 相关变量的选取
        4.2.2 相关数据的来源
    4.3 与技术引进相关的FDI的实证分析
        4.3.1 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
        4.3.2 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
        4.3.3 商标的许可或转让
    4.4 计量实证分析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性的建议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47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847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