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07:17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 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效率


【摘要】:中国汽车产业从1953年一汽的建立为起点,经过有6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4年中国累计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双双超过2300万辆,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不论在规模、结构还是效益等方面中国汽车产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和配套体系,然而从1985年采取的被寄予厚望,能够带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路线,经过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单纯按图生产与观摩生产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提高并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仍较为孱弱,尤其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企业严重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难以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更无法在世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针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道路并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进步,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摆脱当前技术落后、品质低端的形象,有着战略性的意义。本文选取中国沪、深、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十家代表性乘用车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发现状,研发问题和影响因素,应用DEA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对上市乘用车企业进行了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所处的机遇、面临的威胁、自身的优劣势,作了整体的评价。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针对汽车产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具体的案例研究,对不同类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对于今后的竞争中科学地制定创新战略、选择创新模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并且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 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8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0.1.1 研究的背景11
  • 0.1.2 研究的理论意义11-12
  •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12
  • 0.2 文献综述12-15
  • 0.2.1 创新效率研究现状12-14
  • 0.2.2 汽车产业创新研究现状14
  • 0.2.3 现有研究述评14-15
  • 0.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15-17
  • 0.3.1 研究的整体框架15-16
  • 0.3.2 研究的主要方法16-17
  • 0.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17
  • 0.4.1 研究的创新之处17
  • 0.4.2 研究的不足之处17
  • 本章小结17-18
  • 1 概念的界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18-24
  • 1.1 概念界定18-19
  • 1.1.1 乘用车的定义18
  • 1.1.2 技术创新的概念18
  • 1.1.3 创新效率的概念18-19
  • 1.2 技术创新理论19
  • 1.3 创新效率评价方法19-23
  • 1.3.1 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综述19-20
  • 1.3.2 DEA方法综述20-23
  • 本章小结23-24
  • 2 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24-36
  • 2.1 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问题24-31
  • 2.1.1 创新投入现状24-27
  • 2.1.2 创新产出现状27-29
  • 2.1.3 产业环境现状29-30
  • 2.1.4 自主创新现状30-31
  • 2.2 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31-34
  • 2.2.1 产业政策与创新效率31-33
  • 2.2.2 所有制形式与创新效率33
  • 2.2.3 企业管理与创新效率33-34
  • 2.2.4 FDI与创新效率34
  • 本章小结34-36
  • 3 基于DEA的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创新效率实证分析36-48
  • 3.1 决策单元及指标的选取36-39
  • 3.1.1 决策单元的选取36
  • 3.1.2 评价指标选取36-39
  • 3.2 DEA模型的建立39-41
  • 3.2.1 BCC模型的建立39-40
  • 3.2.2 Malmquist模型的建立40-41
  • 3.3 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41-45
  • 3.3.1 基于BCC模型的横向分析41-43
  • 3.3.2 基于Malmquist模型的纵向分析43-45
  • 3.4 实证结果分析45-47
  • 本章小结47-48
  • 4 促进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48-51
  • 4.1 政府宏观层面建议48-49
  • 4.1.1 市场主导优化竞争机制48
  • 4.1.2 长期规划正确引导48-49
  • 4.1.3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集群49
  • 4.2 企业微观层面建议49-51
  • 4.2.1 加大创新投入49-50
  • 4.2.2 激发人才活力50
  • 4.2.3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贵生;;自主创新战略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2 邓立治;;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沪深上市公司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中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方波;开放条件下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向彦任;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郑志波;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81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681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