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0:3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化制造成为近年来最具潜力的制造模式。实现网络化制造的核心及其重要目标就在于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先进制造模式及网络化制造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从实际应用角度看,通过实施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制造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效益。 本文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从总体设计、数学建模、核心算法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 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级优化策略 提出了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级优化策略:即物理制造单元优选、工艺规程调度仿真优化;提出了两阶段的物理制造单元优选:即物理制造单元类型选择、可执行加工路线优化。 (2) 物理制造单元类型选择 建立了基于成组技术的制造特征分类编码系统,讨论了物理制造单元类型选择的基本步骤,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理制造单元制造能力评价,并针对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慢及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并确定网络各层之间的连接权值与阈值,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3) 可执行加工路线优化 首先建立了可执行加工路线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决镣空间、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并指出该模型属于复杂的多目标、多选择、多约束背包问题;然后分析了多目标多选择多约束背包问题及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将可执行加工路线优化模型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处理:当决策者明确给出时间、成本、可靠性三方面的目标权重信息时,将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多选择多约束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当无法获得权重时提出了一种并行多目标妥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法采用基于排列的编码方式,由多个子种群独立进化并定期交换最佳个体,适应度计算采用自适应权重方法及基于距离度量的妥协方法,并通过适应度共享保持种
【图文】:

制造单元,类型选择,物理,资源优化配置


西北l一: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六章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实6.4系统实现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系统选用WINDOwS2000SERVER中文版作为操作统,采用VB.net作为开发工具,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选Mierosoft的Intern。t信息服务器(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115)为WEB服务器。系统己经在郑州国家模具中心及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犯厂进行了试用并取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系统各模块实际运行中的部分结果。韶习心一今舟又l.注朴邵呀傀叭书轰川.“‘,,,,风嘴二、

变化曲线,混合遗传算法,适应度,世代


混合遗传算法训练误差曲线图3一6混合遗传算法适应度变化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4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林;迎接全球制造时代[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年08期

2 杨敦华,陈昕;制造业的信息化之路——敏捷网络化制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11期

3 陈新度,陈新;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化制造[J];机电工程技术;2004年06期

4 方淼,赵道致;基于MICK-4FI网络化制造模式的资源运作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5 付源泉,王正肖;网络化制造环境下面向定单制造的供应链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2期

6 刘娇;李孝鹏;;网络化制造资源的评价研究[J];现代商业;2010年12期

7 蒋志强,张霖,施进发;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服务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学军;机械制造业的企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制造终端[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3年08期

9 张沙清;;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可拓综合评价方法[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3期

10 张荣涛,孙宇,张晓阳,郭兴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映锋;江平宇;屈挺;;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封装模型的研究[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朝阳;孙树栋;韩光臣;王军强;;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的三级优化策略[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映锋;江平宇;屈挺;;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封装模型的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严隽薇;王坚;凌卫青;叶天勇;;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资源分类模型研究[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翔;沈连Z`;周自强;;光成型技术在网络化制造中的应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吴波;程涛;管在林;杨叔子;;网络化制造与电子商务[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殷国富;周丹晨;姜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方案与实施技术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8 赵道致;方淼;;网络化制造的关键——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集成[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友良;;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滨;江燕;;浅析制造资源网格系统[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北内制造业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士安;网络化制造模式探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虹;网络化制造:打造全新生产模式[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3 朱冰;欧胜将制造资源扩展至中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侯国光;发展网络化制造振兴北京制造业[N];科技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承东;新北京 新制造[N];网络世界;2004年

6 柯云;面向网络化制造[N];科技日报;2003年

7 北京市科委 侯国光 马滨;三个平台搭起网络化制造“骨架”[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本报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何鑫炎 任渊硕;纺织企业走向“网络化制造”[N];科技日报;2005年

9 浙江大学 郑小林邋蔡铭 王正肖 陈德人 董金祥;网络化制造融合绍兴轻纺产业群[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佳师;思科“网络化制造”掀开大幕[N];中国电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庆霓;基于网络化制造环境的制造资源共享服务语义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孙卫红;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在机床装备制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3 董朝阳;网络化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闫伟国;网络化制造模式下DNC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亚玲;网络化制造中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怀亮;基于Web Services的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徐向~

本文编号:2645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45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