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发电权交易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2:59
【摘要】: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电力工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大户,成为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种类多样的市场交易模式为电力市场改革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而发电权交易作为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市场手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实践。因此,对发电权交易展开深入研究,既能丰富和完善现有电力市场理论,又能满足中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发电权交易属于电力市场范畴的概念,电力市场的经济行为会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必将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电力系统的物理特性又会对市场经济行为产生约束。因此,对发电权交易的研究要以电力系统的物理环境为基础,在满足电力系统的各种物理约束条件下考虑它的经济特性。从物理层面讲,发电权交易会引起发电机组出力的改变,进而引起系统潮流的变化,因此,发电权交易的具体实施牵涉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经济层面讲,发电权交易作为一种新的电力市场交易品种,交易机制尚不完善,交易组织形式的完备性将影响到发电权交易的顺利开展和市场作用的发挥。本文基于这两方面出发,针对发电权交易模型的建立以及由此牵涉的快速安全校核、网损增量的计算与分摊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电力市场发电权交易理论。 对发电权撮合交易模型的求解要求对每次的撮合结果进行安全校核以判断交易的可行性,因此,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功率分布因子成为快速安全校核常用的工具。论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灵敏度方法求取发电机有功功率分布因子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新的研究手段探求发电机输出功率和线路功率之间联系的思路。基于功率分布理论,在负荷总量不变,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发现了发电机有功输出功率和其在线路上的功率份额呈近似线性关系的现象,引入安全经济调度中推导网损B系数采用的假设条件对这一近似线性关系加以证明,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技术求取反映这一线性规律的分布因子。这一近似线性规律是以线路潮流的原函数为数学基础,不存在潮流方程线性化的假设,不依赖平衡节点的选取,由此得到的线性分布因子计入了发电有功、无功功率的耦合,同灵敏度方法相比更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且具有较高的线路潮流计算精度。 发电权交易的进行会引起潮流的变化,进而引起网损变化,因此需要确定交易主体的网损责任以便对电网公司进行补偿。确定公平合理的网损补偿原则不但能够明确发电企业的责任,而且可以规范和促进发电权交易市场的公平开展。论文结合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特点,基于电路理论推导得出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和发电权交易量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并根据网损功率分布特征定义了网损增量的交易归属和电源归属,体现了交易与潮流分布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电权网损变化成本的计算。该方法考虑了发电权交易网损增量的特点,直观的反映了交易对网损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 按照“高低匹配”原则组织的发电权撮合交易模式具有交易时序性,其交易结果未必是真实潮流下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论文结合电力系统和发电权交易的特点,设计了统筹全局的“全状态”撮合交易模式,采用遗传算法直接在高维、非线性的发电权交易实数解空间搜索满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解,由于将撮合结果中可能存在的交易对并行处理,因此不但可以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避免撮合交易时序性对优化结果的影响,而且求解结束后可以同时获得交易匹配和各机组交易量,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复杂形式的发电权撮合交易模型。 为了维护系统安全,发电权交易组织者常常要取消或削减发电商申报的交易电量,这将给那些依靠发电权交易来规避因非计划停机或燃料不足而不能完成发电合同风险的发电商带来损失。针对该问题,论文改进了一种新型输电权,发电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该输电权以规避线路阻塞造成计划发电权交易电量无法完成的风险。借鉴输电权的思想,建立了引入金融输电权的发电权交易阻塞调度模型,该模型下,购买了输电权的发电商可以优先进行撮合交易,未能完成的交易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发电权交易的实施一方面要适应现有的发电调度模式,一方面要考虑到节能减排、规避市场风险的双重需要。论文建立以远期交易市场为主,日前交易市场为辅的发电权交易模式;根据日前发电权交易市场的特点,建立了双边可选择的发电权远期-期权合约交易模型。模型中,将发电权交易单位网损变化成本引入合约中断价格的计算,使交易模型具有引导交易向减小系统网损的方向进行的功能。远期与日前交易相结合的发电权交易市场一方面给予发电权参与双方更多的交易灵活性,使得参与者可以在市场有利的情况下获得进一步获利的机会,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发电权交易在电力市场中节能降耗、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发电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系统的安全,提高社会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61;TM73
本文编号:2648582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61;TM7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薛美娟;姚李孝;屈小勇;刘家军;;短期发电权交易对系统网损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力通;电力综合资源规划中节能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上智;发电权交易的机制及对电网公司经营管理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邱小燕;系统节能量最优的发电权交易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8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4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