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及演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产业集群打造实力牙克石[J];硅谷;2011年14期
2 徐朱灵;;转变发展方式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唯一路径[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3 ;宁夏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提升制造配套水平[J];硅谷;2011年13期
4 ;辽宁阜新:“液压之都”冲刺千亿产业集群[J];机械工程师;2011年07期
5 ;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呈现出四大优势特点[J];石材;2011年07期
6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J];硅谷;2011年16期
7 郭树涵;;产业集群和延伸重庆试水——中国国际工业转包展暨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装备展三展合一探寻发展新模式[J];装备制造;2011年07期
8 ;叠石桥:“家”喻户晓共“纺”锦绣[J];中国纺织;2011年08期
9 赵洪建;;武汉地区光电子产业集群研究[J];硅谷;2011年14期
10 邓晶;;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峰;;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机制与策略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田艳平;;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撑要素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廊坊区域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现状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范家琛;;河南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基于循环经济视角[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宋敏;;基于脆性理论的陕北资源型产业集群风险治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江激宇;张士云;王晓润;鹿亚飞;;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林;;谈廊坊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演化[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魏丽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地方政府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的机制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张超;;基于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英;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政策导向[N];光明日报;2005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任兴洲 刘卫民;特色产业基地是引导产业集群升级的加速器[N];消费日报;2011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任兴洲 刘卫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建设[N];科技日报;2010年
4 周明生 王辉龙;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N];新华日报;2005年
5 周明生;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N];浙江日报;2005年
6 华东理工大学 赖红波;重构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突破转型瓶颈[N];消费日报;2011年
7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陈柳钦;产业集群的五大创新特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张跃良;福建形成三大新兴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5年
10 特约记者 刘操 记者 张清波;屯留新百强形成四大产业集群[N];长治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焦爱英;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高琴;港口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志启;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金潇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柱;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黄海燕;产业集群与政府职能及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江龙;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艳;我国地方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李勇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晓亮;产业融合环境下的移动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原春婷;长垣防腐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4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