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0:54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类社会正不可逆转地进入信息社会。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各国发展和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也不例外。 由于历史抉择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软件产业立足于自我研究,自我发展,但是发展速度十分缓慢。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有一些跨国软件企业进入中国销售自己的软件产品,使得国内学者开始惊呼外资企业在许多软件领域占据垄断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印度在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上取得巨大成功,国内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迅速发展。 笔者收集了国内国际现有关于外包、服务外包、软件外包的文献1000余篇,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关于国际软件外包的研究从微观的企业管理角度和宏观的发包国角度研究较多,从承接国角度研究较少;关于技术外溢的研究集中在制造业跨国转移过程中是否存在技术外溢、技术外溢的实现途径和影响技术外溢的因素,涉及软件外包这样的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外溢研究较少;在少量涉及软件外包技术外溢问题的文献中,也基本上都是定性分析,论证充分的定量研究较少。 笔者认为,对于承接国而言,在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发展进程中,能否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是一个关系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从软件外包这一具体产业切入,很大意义上也可以看出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笔者认为,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应该从产业发展的前沿入手,开展基于企业一手资料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证实是否可以通过承接外包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此。 文章内容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选题背景。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径。 第二章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笔者首先界定外包、服务外包、软件外包、国际软件外包等概念的内涵及彼此间的联系区别。通过追溯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认为软件外包出现已有较长时间,并开始出现在岸外包向大范围、大规模的离岸外包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趋势十分乐观,发包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接包方主要集中在印度、爱尔兰等发展中国家。提出国际软件外包蓬勃发展的三大现实动因,一是竞争加剧是内因,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得不开展外包;二是技术进步是外因,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软件等服务成为可贸易品,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政府态度是外部推动力,发包国和接包国在教育、就业、吸引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外包的发展。之后分析国际软件外包的主要理论框架,认为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国家竞争力、服务贸易、服务业发展、企业多元化和归核化、产业集聚等理论为国际软件外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于分析软件外包。 第三章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历程和发展现状。笔者对24家从事软件外包的内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结合文献研究、媒体报道和企业信息,总结出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四种模式: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软件研发机构、跨国公司设立的市场开拓机构、本土纯粹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企业、本土研发型的外包企业。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中国承接软件外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中国近年来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发展快速,各主要研究机构对中国未来的承接趋势也持乐观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总量小,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水平不高,市场过于集中在日本,软件外包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大连、西安等大城市。 第四章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通过对104家中国企业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企业通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提升了本土软件研发能力。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最显著,但目前发展状态下还难以证明技术外溢可以通过产业关联、产业集聚、人员流动和市场环境改善等渠道扩散。 第五章提升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能力的策略。笔者对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可能产生影响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政治环境、企业能力和人才成本等5个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宏观层面因素对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能力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制度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环境,再次是政治环境;而企业能力和人才成本等微观层面因素表现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制约因素与印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结论。对前述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由于软件外包是近年来出现国际服务业转移中的的新现象,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承接国是否能产生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从现实层面看,目前中国具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如何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促进这一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国际软件外包发展时间还较短,国内外对此尚缺乏成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体系,数据搜集非常困难。尽管笔者作了很大的努力收集到许多一手资料,但从截面角度讲是否能真实反映这一行业发展现状,从纵向角度讲是否能客观体现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还需要进一步加以跟踪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26.672
【图文】:

软件产业,价值链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 外溢效应研究据软件工程学对于软件产品生产过程的划分,可以构建出完整的软件产业价值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价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解转移,就形成了软件国际价值链①。

软件开发,基本流程,软件产业,价值链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 外溢效应研究据软件工程学对于软件产品生产过程的划分,可以构建出完整的软件产业价值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价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解转移,就形成了软件国际价值链①。资料来源:刘毅、何炼成:《试论软件产业的国际价值与软件外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图 2-1 软件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正柱;;科技企业研发外包内外部动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4期

2 周正柱;李竹宁;;研发外包动因研究——基于企业调研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梅隆;狭义项目群管理分析及其在软件外包企业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杨文芳;国际外包的承接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陆愚;软件外包接包商绩效的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伯森;基于交互记忆的软件外包知识转移与绩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兴伟;爱尔兰服务外包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军;信息技术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牛亚丽;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与优化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春春;我国十二省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瑞新;软件外包中承包方与发包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7 陈超;服务外包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帆;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仇旭东;中国软件行业服务外包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付朝晶;我国IT服务外包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40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40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e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