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21:57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出口规模迅速扩张。中国出口总额的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2位,到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的出口中制成品出口占了绝大部分的份额,且制成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所有货物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制成品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的主体,国际分割生产,即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区段配置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现象,不能解释国际分割生产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南—北国际分割生产的模型,为分析国际分割生产影响出口贸易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另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相关经验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进行,主要分析贸易总量增长的决定因素,很少具体到行业层面,也很少对中国的出口复杂度、出口的广化和深化等产品特征进行分析,还没有文献把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出口的产品特征相结合进行研究。为此,本文一方面运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把国际分割生产纳入分析框架;另一方面,本文选取出口比较优势、出口结构、出口复杂度、出口的广化和深化为反映制造业出口发展状况的指标,分析了国际分割生产现象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并重点就国际分割生产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复杂度、出口的广化和深化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本文包括八个部分。导论指出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论文思路和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简要介绍国际分割生产与贸易和出口发展的相关文献。第二章基于Dixit-Stiglitz (1977)的模型,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成不同区段并跨国配置,构建一个南—北国际分割生产的模型,分析国际分割生产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三章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三类度量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进行度量。第四章分析考虑国际分割生产与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时,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的变化。第五章首先构建指标度量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复杂度,其次就国际分割生产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第六章首先构建指标度量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广化和出口的深化,其次就国际分割生产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广化和深化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第七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随着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分割生产,将会对南方的出口比较优势、出口结构、出口复杂度、出口的深化和广化产生影响。二、中国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比较高,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分割生产程度较低。中国制造业与北美、亚洲的分割生产程度最高,其次是与欧洲、拉美的分割生产程度,与非洲、大洋洲的分割生产程度最低。三、由于国际分割生产,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改善程度也非常突出。但是,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引起的他国的贡献和含量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口结构改善程度并没有这么突出。四、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复杂度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增加和我国通过FDI和加工贸易等方式参与国际分割生产的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提高。五、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化主要源于出口深化的贡献,出口广化的贡献很小。国际分割生产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出口的深化与广化的影响存在差异。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24;F426.4;F752.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0.1.1 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0.1.2 中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状况
0.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0.3.1 研究思路
0.3.2 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国际分割生产与贸易的理论研究
1.1.1 基于李嘉图模型的国际分割生产
1.1.2 基于H-O模型的国际分割生产
第二节 关于国际分割生产效应的经验研究
1.2.1 国际分割生产与贸易效应的经验研究
1.2.2 国际分割生产与劳动力配置效应的经验研究
1.2.3 国际分割生产与生产率效应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 出口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1.3.1 出口复杂度的相关研究
1.3.2 出口的深化与广化的相关研究
1.3.3 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南—北国际分割生产模型
第一节 无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模型基本假设和结构
2.1.1 消费者行为
2.1.2 生产者行为
2.1.3 开放条件下的需求和贸易
第二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模型
2.2.1 基本假设与变量说明
2.2.2 L—区段的南—北分割
2.2.3 LH—区段的南—北分割
第三节 H—区段与产品复杂度
2.3.1 消费者行为
2.3.2 生产者行为
2.3.3 H—区段与产品复杂度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中国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3.1.1 投入—产出方法度量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
3.1.2 行业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3.1.3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
第二节 基于零部件贸易的中国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3.2.1 零部件贸易度量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方法
3.2.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3.2.3 基于零部件贸易的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
第三节 基于加工贸易的中国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3.3.1 基于加工贸易数据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方法
3.3.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3.3.3 基于加工贸易的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第一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
第二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4.2.1 比较优势测度指标:RCA
4.2.2 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时的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4.2.3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4.2.4 对比分析
第三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4.3.1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指标
4.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对比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度量
5.1.1 出口复杂度的涵义和度量指标
5.1.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5.1.3 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度量
第二节 相关理论假说
5.2.1 技术与出口复杂度
5.2.2 劳动生产率与出口复杂度
5.2.3 要素禀赋与出口复杂度
5.2.4 国际分割生产与出口复杂度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分析
5.3.1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5.3.2 计量模型回归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6.1.1 出口深化和广化的度量指标
6.1.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6.1.3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第二节 相关理论假说和变量选取
6.2.1 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6.2.2 创新与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6.2.3 国际分割生产与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
6.3.1 计量模型
6.3.2 变量和数据说明
6.3.3 模型回归结果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涵义
7.1.1 主要结论
7.1.2 政策涵义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和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7965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24;F426.4;F752.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0.1.1 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
0.1.2 中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状况
0.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0.3.1 研究思路
0.3.2 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国际分割生产与贸易的理论研究
1.1.1 基于李嘉图模型的国际分割生产
1.1.2 基于H-O模型的国际分割生产
第二节 关于国际分割生产效应的经验研究
1.2.1 国际分割生产与贸易效应的经验研究
1.2.2 国际分割生产与劳动力配置效应的经验研究
1.2.3 国际分割生产与生产率效应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 出口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1.3.1 出口复杂度的相关研究
1.3.2 出口的深化与广化的相关研究
1.3.3 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南—北国际分割生产模型
第一节 无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模型基本假设和结构
2.1.1 消费者行为
2.1.2 生产者行为
2.1.3 开放条件下的需求和贸易
第二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模型
2.2.1 基本假设与变量说明
2.2.2 L—区段的南—北分割
2.2.3 LH—区段的南—北分割
第三节 H—区段与产品复杂度
2.3.1 消费者行为
2.3.2 生产者行为
2.3.3 H—区段与产品复杂度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中国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3.1.1 投入—产出方法度量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
3.1.2 行业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3.1.3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
第二节 基于零部件贸易的中国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3.2.1 零部件贸易度量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方法
3.2.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3.2.3 基于零部件贸易的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
第三节 基于加工贸易的中国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
3.3.1 基于加工贸易数据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度量方法
3.3.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3.3.3 基于加工贸易的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第一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结构
第二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4.2.1 比较优势测度指标:RCA
4.2.2 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时的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4.2.3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
4.2.4 对比分析
第三节 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4.3.1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指标
4.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对比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度量
5.1.1 出口复杂度的涵义和度量指标
5.1.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5.1.3 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度量
第二节 相关理论假说
5.2.1 技术与出口复杂度
5.2.2 劳动生产率与出口复杂度
5.2.3 要素禀赋与出口复杂度
5.2.4 国际分割生产与出口复杂度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分析
5.3.1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5.3.2 计量模型回归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6.1.1 出口深化和广化的度量指标
6.1.2 数据选取和来源说明
6.1.3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第二节 相关理论假说和变量选取
6.2.1 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6.2.2 创新与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6.2.3 国际分割生产与出口的深化和广化
第三节 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
6.3.1 计量模型
6.3.2 变量和数据说明
6.3.3 模型回归结果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前瞻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涵义
7.1.1 主要结论
7.1.2 政策涵义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和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7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8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