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09:14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蓝图,国家电网公司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论文中称为“两型电网”)建设的目标。“两型电网”的发展需要详实的电网规划为依据,电网的规划需要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作为基础,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通过实际的操作不断地摸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电网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电网发展建设的相关资料,结合我国电网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概括介绍了建设“两型电网”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总结了我国电网发展建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电网发展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基本特征、基本程序、建设现状(体系、进度、安全、造价和技术)和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两型电网”的内容和“两型电网”变电站和“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案例,总结概括了我国电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建设“两型电网”的必要性。电力负荷预测也是“两型电网”发展和规划的基础。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狄色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和马尔可夫修『F模型,本文采用了基于马尔可夫修『F的BP神经网络预...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网发展建设现状
1.2.2 电力负荷预测的现状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
第2章 我国电网发展建设的现状研究
2.1 电网建设的基本特征
2.2 电网建设基本程序
2.3 电网发展建设的现状
2.3.1 体系建设
2.3.2 进度管理
2.3.3 安全管理
2.3.4 质量管理
2.3.5 造价管理
2.3.6 技术管理
2.4 "两型电网"概念的提出
2.4.1 "两型电网"的动力机制
2.4.2 "两型电网"的保障机制
2.4.3 "两型电网"的引导机制
2.5 "两型电网"案例
2.5.1 "两型电网"变电站案例
2.5.2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案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网发展趋势预测及"两型电网"建设必要性分析
3.1 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
3.2 电力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
3.2.1 灰色预测模型
3.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3.2.3 BP神经网络模型
3.2.4 马尔可夫修正模型
3.3 基于马尔可夫修正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3.3.1 混合预测模型的基本步骤
3.3.2 电力负荷预测发展指标分析
3.3.3 电力负荷预测发展指标数据的实证分析
3.3.4 区域电力负荷预测的实证分析
3.4 "两型电网"建设必要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1 "两型电网"指标体系的原则
4.2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政治影响
4.2.2 技术影响
4.2.3 社会影响
4.2.4 法律影响
4.3 "两型电网"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
4.3.1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资源节约型
4.3.2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环境友好型
4.4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评价指标体系
4.4.1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资源节约型
4.4.2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环境友好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方法研究
5.1 基于改进信息熵权的物元可拓模型
5.1.1 改进信息熵权确定权重
5.1.2 物元可拓模型分析
5.2 基于熵权模糊的综合评价模型
5.2.1 评价模型选择原理
5.2.2 权重的确定
5.2.3 隶属函数的确定
5.2.4 综合评价
5.3 蒙特卡罗法
5.3.1 蒙特卡罗的原理
5.3.2 蒙特卡罗法的模拟步骤
5.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5.4.1 BP神经网络
5.4.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设计
5.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过程
5.5 基于贝叶斯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实证研究
6.1 山东聊城电网概况
6.1.1 山东省聊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6.1.2 聊城电网基本情况
6.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6.1.4 电网规划情况分析
6.2 "两型电网"变电站实证研究
6.2.1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样本数据分析
6.2.2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样本指标约简
6.2.3 基于改进信息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两型电网"变电站评价
6.3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实证研究
6.3.1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样本数据分析
6.3.2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评价标准
6.3.3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两型电网"输电线路评价
6.4 结论和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电网发展趋势研究[J]. 印永华. 电气时代. 2009(12)
[2]“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电网的成功实践——江苏楚州建成全室内110/20kV变电站[J]. 曹树春. 农村电气化. 2009(04)
[3]北京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对策[J]. 苏喆,陈斌发,聂继军. 农村电气化. 2009(03)
[4]关于协调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J]. 李敬如. 电力技术经济. 2009(01)
[5]电网建设受阻六项对策[J]. 潘福,陈晓明.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04)
[6]“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借鉴[J]. 张强,李远航.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01)
[7]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J]. 万卫,王淳,程虹,赵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8(24)
[8]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中的制约与技术创新[J]. 胡毅,刘庭. 高电压技术. 2008(11)
[9]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徐水太,梁旗. 矿业工程. 2008(05)
[10]山西电网建设企业SWOT分析[J]. 冯三勇. 山西建筑. 2008(26)
博士论文
[1]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电网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研究[D]. 王国威.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2]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 辛侨.广东工业大学 2007
[3]电力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柴中华.河海大学 2007
[4]基于时间序列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D]. 莫玲.南昌大学 2006
[5]输电网运营经济性评价系统研究[D]. 陶文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6]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唐镇.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7]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优化指标体系的研究[D]. 郑燕.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3
本文编号:3050756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网发展建设现状
1.2.2 电力负荷预测的现状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
第2章 我国电网发展建设的现状研究
2.1 电网建设的基本特征
2.2 电网建设基本程序
2.3 电网发展建设的现状
2.3.1 体系建设
2.3.2 进度管理
2.3.3 安全管理
2.3.4 质量管理
2.3.5 造价管理
2.3.6 技术管理
2.4 "两型电网"概念的提出
2.4.1 "两型电网"的动力机制
2.4.2 "两型电网"的保障机制
2.4.3 "两型电网"的引导机制
2.5 "两型电网"案例
2.5.1 "两型电网"变电站案例
2.5.2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案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网发展趋势预测及"两型电网"建设必要性分析
3.1 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
3.2 电力负荷预测的主要方法
3.2.1 灰色预测模型
3.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3.2.3 BP神经网络模型
3.2.4 马尔可夫修正模型
3.3 基于马尔可夫修正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3.3.1 混合预测模型的基本步骤
3.3.2 电力负荷预测发展指标分析
3.3.3 电力负荷预测发展指标数据的实证分析
3.3.4 区域电力负荷预测的实证分析
3.4 "两型电网"建设必要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1 "两型电网"指标体系的原则
4.2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政治影响
4.2.2 技术影响
4.2.3 社会影响
4.2.4 法律影响
4.3 "两型电网"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
4.3.1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资源节约型
4.3.2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环境友好型
4.4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评价指标体系
4.4.1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资源节约型
4.4.2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环境友好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方法研究
5.1 基于改进信息熵权的物元可拓模型
5.1.1 改进信息熵权确定权重
5.1.2 物元可拓模型分析
5.2 基于熵权模糊的综合评价模型
5.2.1 评价模型选择原理
5.2.2 权重的确定
5.2.3 隶属函数的确定
5.2.4 综合评价
5.3 蒙特卡罗法
5.3.1 蒙特卡罗的原理
5.3.2 蒙特卡罗法的模拟步骤
5.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5.4.1 BP神经网络
5.4.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设计
5.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过程
5.5 基于贝叶斯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评价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实证研究
6.1 山东聊城电网概况
6.1.1 山东省聊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6.1.2 聊城电网基本情况
6.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6.1.4 电网规划情况分析
6.2 "两型电网"变电站实证研究
6.2.1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样本数据分析
6.2.2 "两型电网"变电站的样本指标约简
6.2.3 基于改进信息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两型电网"变电站评价
6.3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实证研究
6.3.1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的样本数据分析
6.3.2 "两型电网"输电线路评价标准
6.3.3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两型电网"输电线路评价
6.4 结论和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电网发展趋势研究[J]. 印永华. 电气时代. 2009(12)
[2]“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电网的成功实践——江苏楚州建成全室内110/20kV变电站[J]. 曹树春. 农村电气化. 2009(04)
[3]北京电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对策[J]. 苏喆,陈斌发,聂继军. 农村电气化. 2009(03)
[4]关于协调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J]. 李敬如. 电力技术经济. 2009(01)
[5]电网建设受阻六项对策[J]. 潘福,陈晓明.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04)
[6]“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借鉴[J]. 张强,李远航.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01)
[7]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J]. 万卫,王淳,程虹,赵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8(24)
[8]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中的制约与技术创新[J]. 胡毅,刘庭. 高电压技术. 2008(11)
[9]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徐水太,梁旗. 矿业工程. 2008(05)
[10]山西电网建设企业SWOT分析[J]. 冯三勇. 山西建筑. 2008(26)
博士论文
[1]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电网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研究[D]. 王国威.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
[2]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 辛侨.广东工业大学 2007
[3]电力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柴中华.河海大学 2007
[4]基于时间序列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D]. 莫玲.南昌大学 2006
[5]输电网运营经济性评价系统研究[D]. 陶文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6]农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唐镇.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7]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优化指标体系的研究[D]. 郑燕.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3
本文编号:3050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05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