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制度变迁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2-16 23:06

  本文关键词:制度变迁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诱致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互联网金融


【摘要】:互联网金融推动了我国金融产业的改革和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个体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入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后发现,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融合推进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优路径。为有效规避诱致性制度变迁带来的后续制度供应不足问题,互联网金融制度创新必须在稳步发展中注意风险控制,加强制度供给,与传统金融有机融合并纳入金融监管,最终促成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业全面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以搜索引擎、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已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在现实层面,2013年有三个互联网金融标志性事件分别从货币发行、个人理财和金融支付三个方面对现有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兴龙;;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现状与监管路径探析[J];南方金融;2013年03期

2 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年11期

3 宋旺;钟正生;;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1978—2007[J];经济学家;2010年02期

4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年04期

5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6 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7期

7 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49期

8 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年11期

9 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年08期

10 曾才生;;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圈地运动”与传统零售银行转型[J];求索;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2 刘霞云;;网络背景下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23期

3 邱峰;;商业银行直面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的冲击和挑战[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05期

4 文祖校;;加强对金融机构高风险产品反洗钱管控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3年10期

5 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年11期

6 张明哲;;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7 张宏;;美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规范及对中国的启示——以美国Prosper网站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20期

8 郭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9期

9 张启文;张京华;;农村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黑龙江省64个县(市)样本[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宋梅;;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勇;;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启示[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焦爱军;马卿;李同英;杨智伟;白晓辉;刘俊强;;内生式绿色金融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小企业转型[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敏;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余艳炯;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苗萌萌;金融脱媒背景下美国社区银行发展路径及效率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伍玉振;制度、技术与农家经济生活变迁[D];山东大学;2014年

5 谢仍明;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顾敬岩;道路货运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苏薪茗;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傅程远;中国金融脱媒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崔名铠;中国货币与信贷统计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垂芳;金融脱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袁潇洋;金融创新对货币传导渠道影响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唐昊;金融脱媒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刘节;汇率、资产价格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D];山东大学;2012年

5 牛金勇;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6 戴玉华;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魏广花;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8 曹星;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 李燕华;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王红棉;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阳;论金融创新形势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2 李妍;覃正;;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危机传导速度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3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4 舒志军;全球网络金融超市的崛起[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6期

5 张玉喜;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6 王硕;兰婷;;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2年09期

7 余力;胡凯敏;;我国中小银行成长性综合评价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8 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年11期

9 张正平;胡夏露;;P2P网络借贷: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宋旺;钟正生;;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1978—2007[J];经济学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东北财经大学 郑重;[N];金融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王雷;网络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从法;赵宏伟;;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乱象与治理[J];金融会计;2013年07期

2 赵楠;;国内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产品服务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15期

3 黄殿琴;;典籍篇·金融街从这里诞生[J];北京纪事;2007年12期

4 凌秋萍;赵宏伟;;非金融支付机构异地经营监管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金融电脑;2012年11期

5 俞欣欣;葛长银;;浅析非金融支付的财税处理[J];财会学习;2014年07期

6 张来成;;打造首都金融旗舰[J];数据;2007年07期

7 ;2008金融支付新渠道策略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信用卡;2008年12期

8 破晓;;安家携手西城区政府及金融街顾问倾力打造《金融街工作生活指南》[J];安家;2009年Z1期

9 吴从法;赵宏伟;;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乱象与治理[J];中国信用卡;2013年06期

10 马丽军;;风险为本监管背景下非金融支付机构反洗钱机制研究[J];金融经济;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金融支付要快起来[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张国栋;民营钢企谋求转型:涉足金融支付[N];现代物流报;2014年

3 赵洋 马梅若;移动金融创新能带来什么[N];金融时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泓;北京金融功能区日渐强势[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北京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郑春艳;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为消费金融夯实基础[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崔玉洁 丁希菊 胡知强;农村金融支付产品的多维营销模式探讨[N];金融时报;2013年

7 记者 邵海峰;我市启动金融支付智慧化建设[N];大连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秦炜;金融街中心广场将于年内落成[N];证券日报;2006年

9 高雪娟 刘婷;金融展演绎和谐金融[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记者 牛娟娟;收单业务要注重规范秩序防范风险[N];金融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雅丽;金融IC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晓岚;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及风险管理[D];吉林大学;2005年

3 沈加兴;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祁淑宇;余额宝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张仪;协调推进国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刘娟;医疗行业中金融IC卡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7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297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