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银行信贷退出中的银企行为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35

  本文关键词:银行信贷退出中的银企行为博弈分析 出处:《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贷退出 商业银行 银企博弈


【摘要】:银行信贷退出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往往伴随着企业由成长走向衰退,信贷退出的意识薄弱,无形中增加了信贷风险和不良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银行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的有效实施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银行信贷退出中的银企博弈关系,说明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必要性,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Abstract]:Bank credit withdraw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bank credit business and the key link of bank credit risk control. However, the credit business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enterprises from growth to recession. The weak consciousness of credit withdrawal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credit risk and non-performing assets and the unstable factors of banking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withdrawal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is urg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exit of bank credit,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credit withdrawal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nd draws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渤海银行南京分行;
【分类号】:F832.4;F224.32
【正文快照】: 银行体系在经济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方面,运行良好的银行体系对有效实行宏观经济政策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银行体系中出现的弱点,如果听之任之,将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1]。银行为企业的经营提供贷款资金,企业发展状况的好坏与经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稳定运营和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任建军;杨林;;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11期

2 张婧婧;;基于BP-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姜建清;银行信贷退出理论和实践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4 周密;陈永武;;商业银行贷款退出机制研究[J];南方经济;2005年12期

5 张桂霞;;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退出的动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庆;Fudenbery-Maskin无名氏定理与可行集的维数限制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兴;国民经济的行业分析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策略[J];金融论坛;2001年04期

2 王曲华;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意义、难点和对策措施[J];金融论坛;2001年12期

3 中国工商银行三峡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贷款退出与贷款进入的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2年01期

4 袁文福,任建军;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效应评价和重塑建议[J];金融论坛;2002年03期

5 田苗;焦桂奇;王小敏;;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J];科技和产业;2006年04期

6 曾玲玲;;巴塞尔新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7 陈红伟;陈福生;;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0期

8 白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探索[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9 王建新;于立勇;;基于信用风险度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10 孙小琰;沈悦;罗璐琦;;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伟献;[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昆才;;商业银行草绘“信贷新年图谱”[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9年11期

2 石智勇;索贵彬;;关系型信贷、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退出博弈[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戴同德;“债转股”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当注意的问题[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S1期

4 黄海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与理论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12期

5 侯世宇;王志军;;我国商业银行马尔奎斯特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刚;;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0期

7 刘芸芸;李丹;;浅析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8期

8 黄胜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2期

9 许少英;;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现状及其对策[J];内江科技;2006年08期

10 谢梅英;;消费者需求变动与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拓展[J];科技信息;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工行广东省分行 李成青邋谢洁华;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主动信贷退出的意义[N];金融时报;2008年

2 郑国中 李桂荣;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消费税调整[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记者 田冶邋通讯员 于松涛 侯世宇;打造“绿色信贷机制”[N];金融时报;2007年

4 记者 李岚;商业银行如何从低碳经济中获利[N];金融时报;2009年

5 王卫平;银监会调整部分商业银行监管职责[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颖;黄奇帆首次披露重庆商行重组内幕[N];证券日报;2005年

7 王书贞;陈艳娇;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计效率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4年

8 时卫干;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面临技术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卫容之;上海农村商业银行25日挂牌[N];国际金融报;2005年

10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p,

本文编号:1413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13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