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面向外资银行的区域金融生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5 09:05

  本文关键词: 外资银行 区域金融生态 省级区域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向外资银行的区域金融生态就是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区域环境,它包括区域金融生态平衡、区域金融生态周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容。文章依据当前省域外资银行发展情况、省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及其灵敏要素的分布情况,将大陆31省域划分为四级金融生态。不同等级的区域金融生态之间有竞争关系,但更强调协调与合作关系。对不同等级的省域金融生态应从外资银行引进策略、省域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
[Abstract]:The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y for foreign banks i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anks and their regional environment, which includes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ical balance,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ical cycle.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oreign banks in the provinc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and its sensitive elements of the provinci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31 provinces of the mainland ar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of financial ecology. There is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y. But m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Different levels of provincial financial ecology should be classified from the introduction strategies of foreign banks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rovinci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
【分类号】:F832.7
【正文快照】: 0引言伴随着2006年12月11日始中国政府对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地域和客户对象方面限制的取消,外资银行加速抢滩大陆人民币业务市场的进程。外资银行的进入提升了区域金融环境,刺激了区内地方金融机构在服务水平和质量上的飞跃,同时也将会给本地区带来更多的外资企业,外资银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森,林峰;区域优惠政策与基础投资环境对引进FDI影响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17期

2 汤文仙,韩福荣;三缺口模型:对双缺口模型的修正──对中国利用外资行为的合理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5期

3 石一帆;;东道国吸引FDI政策的博弈理论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4 张志元;雷良海;杨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融生态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5 韩大海;徐效坡;;我国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正东;;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2 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毛新雅,王桂新;FDI区位决策中的产业集聚因素——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4 丰志勇;曾刚;;上海市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5 韩大海;张文瑞;高凤英;;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6 谢冰;胡美林;;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7 许红莲;邓超;;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审视与优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8 张可云,赵秋喜,王舒勃;西部地区投资的区际比较及其软环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5期

9 马云泽;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及启示——以美、日为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尚金峰;;内部评级法在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的本土化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正良;刘厚俊;;人力资本门槛与 FDI 效应吸收——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耀武;由宗兴;;金融产业布局中城市规划的作用机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荣刚;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朱希伟;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间专业化[D];浙江大学;2005年

7 郑亚莉;准市场组织与集群经济[D];浙江大学;2005年

8 吴正刚;基于能力的模块化企业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晖;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魏星;上海产业集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彦平;西北地区投资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娴;中国国有企业投资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吉鹏;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周杰文;面向评价者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一群;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邦勤;云南省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俊杰;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蕾;南京制造业聚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朱丽萍;论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yN;FDI与经济增长——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2 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3 房东;“入世”对中国外资税收优惠制度的影响[J];南方经济;2001年02期

4 冼国明,葛顺奇;跨国公司FDI与东道国外资政策演变[J];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5 肖红叶,周国富;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有效性研究[J];统计研究;2000年03期

6 李随成,陈敬东,姚贵州;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刘骞;我国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应当调整[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彦芳;;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6期

2 许斌;;第一家外资银行的兴衰成败 丽如银行股票[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3期

3 周俊生;;理财不能迷信外资银行[J];报林;2011年07期

4 本刊编辑部;;“外行”的非对称竞争[J];首席财务官;2011年07期

5 谢群慧;;外资银行的“党员明星”[J];浦东开发;2011年07期

6 张漫雪;潘朝康;贾笑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面临的问题[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7 苏扬;;从巴塞尔协议论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制的完善[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8 ;201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J];新金融;2011年08期

9 王馨妍;;重整再出发[J];首席财务官;2011年07期

10 陈英凤;;银行的傲慢与法律的偏袒[J];江淮法治;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嘉禧;;从《实业计划》要义评述外资在今日中国的发展:以外资银行为轴心[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2 孙红;刘琳;;外资银行客户保持管理及其效果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承锋;;加入WTO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战略[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4 王婕;;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研究文献述评——纪念中国加入WTO 10周年[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廷求;;公司治理与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林刚;张成媛;;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胡新智;;关于我国国有银行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8 李培德;;略论1830至1930年代活跃于香港和上海的英资银行[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9 招商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课题组;许世清;刘勇;;中国银行业运营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葛兆强;;商业银行国际化:动因、挑战与策略[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萍;我省外资银行亏转盈[N];福建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盛林邋田新建;首家外资银行进驻新疆[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3 记者 桂榕 夏晓;我省第一家外资银行正式亮相[N];江西日报;2008年

4 李建军;江西迎来首家外资银行[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5 记者 冯珉;首家外资银行进驻安徽[N];安徽日报;2008年

6 金长莉 晓徐;南京外资银行纳税快速增长[N];中国税务报;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沪外资银行去年净赚90亿[N];证券时报;2009年

8 记者 张文绩;外资银行“光环”渐褪[N];上海金融报;2009年

9 张炜;外资行发人民币债是双赢之举[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文绩;外资行“圈地”儿童理财市场[N];上海金融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鹏;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罗岚;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进入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赵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兴凯;金融服务业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影响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许竹青;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汤凌霄;跨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解淑青;基于战略与控制视角的外资银行人力资源资本化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9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韦颜秋;外资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稳定性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波;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希;在华外资银行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陈蜀春;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宋睿楠;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楼拥勤;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忠生;我国外资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李琪;“入世”后我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陈铭铭;从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趋势谈我国银行业如何迎战WTO[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张丹;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蒋洁芳;论我国中央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D];广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62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462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