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对新加坡汇率制度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00:10

  本文选题:汇率管理 + BBC规则 ; 参考:《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摘要】:新加坡将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BBC制度又是中间形式汇率制度的一个典型,故研究其汇率的运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人民币汇改隐含BBC的逻辑,所以本研究对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也会有所参照。本文在多元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引入外汇市场压力变量并采用了多结构改变模型(MSCM),通过对新加坡1999年以来的数据测算得到其BBC汇率制度的各组参数,包括汇率篮子的权重分配、权重调整的时点、新元对整个篮子的长期升值趋势和外汇市场干预程度。本文还对比了分析所得结果与新加坡金管局定期对外公布的货币政策立场,发现二者的匹配程度比较好。
[Abstract]:Singapore regards the exchange rate as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its BBC system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intermediate form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so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peration of its exchange rate.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also have some reference to understand the RMB exchange rate decision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sure variable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adopts multi-structure change model (MSCM). By calculating the data of Singapore since 1999, we get the parameters of the BBC exchange rate system, including the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basket. The timing of the weight adjustment, the long-term appreciation of the whole basket and the degree of intervention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e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results with the monetary policy position published regularly by the Singapore Monetary Authority, and finds that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the two is goo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1.5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威廉姆森;;钉住一篮子货币如何运转?[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前进;;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2 丁志杰;张薇薇;;一篮子货币构造及其在汇率管理中应用[J];金融与经济;2007年02期

3 陆前进;卢庆杰;;货币政策目标和篮子货币最优权重的选取——基于贸易收支稳定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4 李岚;谢寿琼;;新加坡汇率制度对中国的启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J];时代经贸;2006年S2期

5 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及战略意义[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10期

6 陆前进;;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7 陈稳进;;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5期

8 方颖;梁芳;牛霖琳;;人民币汇率一篮子货币权重的内在形成机制——基于非参数时变系数的估计方法[J];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03期

9 陆前进;;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和篮子货币最优权重的选取[J];学海;2012年02期

10 刘绮;;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问题初探[J];时代金融;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汪茂昌;盯住汇率制度不可维持性与退出策略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冬初;浅析我国的外贸依存度[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柳;对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管理浮动汇率机制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郑玮;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理论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仁言;;中国与新加坡汇率制度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2005年08期

2 郑文;李华罡;;新加坡货币升值的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3 刘兴华;;新加坡汇率安排的动态稳定机制及其绩效[J];东南亚;2006年04期

4 曹勇;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以新加坡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5 李岚;谢寿琼;;新加坡汇率制度对中国的启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年S2期

6 邢毓静;发挥安全阀作用——从新加坡汇率制度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J];国际贸易;2003年12期

7 张旭霞;;新加坡利用外资发展民族经济的战略与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1984年02期

8 张星岩;;新加坡掀起咨询热[J];国际展望;1985年16期

9 ;书丛摄珍[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1985年02期

10 董贞尧;一条十分重要的外贸渠道——参加新加坡“工商展览89”有感[J];中国工商;198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2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3 张瑞美;;医院优质服务6+6[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倪易洲;;新加坡、澳大利亚节水管理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管平;郭昊羽;;以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例谈城市园林设计的几个特点[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9 林毅;魏勇;王文贵;陈登杰;李玉冰;严玉宝;胡娟;;新加坡鹦鹉感染沙门氏菌病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中国;;美丽成就品牌[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建 黄德乾;南京禄口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签署合资框架协议[N];中国民航报;2007年

2 张永兴;新加坡加强网上音乐下载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颜剑;中国—新加坡FTA谈判:寻求突破服务贸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林红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成功[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廉士传;王克成等领导会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司员徐军[N];四平日报;2007年

6 丁怀敏 王俊云;新加坡和我国云南将联姻做大花卉产业[N];中国花卉报;2006年

7 张姗姗;新加坡电信:以国际市场拓展用户空间[N];中国电子报;2007年

8 叶国靖;新加坡腾飞移师越南复制“中国版”工业园[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林佩碧;新加坡房产市场吸引外资承包商投资建设[N];建筑时报;2008年

10 林纯洁;新加坡:凯利板踏上征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潭秋;基于目标区理论的三制度DTGARCH汇率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程延炜;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权重和均衡实际汇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林东海;论汇率制度: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孙学工;中国加入WTO后的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黄立新;汇率制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玮;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理论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黄小萌;印度、波兰、新加坡的汇率制度选择分析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柳;对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管理浮动汇率机制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刘翠;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娜;“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黄若尔;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张慧研;1965-1969年新加坡与美国关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方榕;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历史研究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强;不同汇率管理机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何淑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危机[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41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41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