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流动性约束视角下我国房价财富效应与最优利率规则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6 19:21
【摘要】:后危机时代中国房价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利用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抑制高房价透支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成为当前管理层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建立了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分析房价波动如何通过流动性约束影响消费,从而揭示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房价的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出最优利率规则中房价的最优权重随预期通胀、产出缺口、房价和名义利率而变动的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进而认为,利率规则比货币供应量更能迅速调控房价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扩张。中国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虽然比较明显,但流动性约束的作用机制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显现,利率调控的效果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在理论上为中央银行制定应对房价的利率政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Abstract]:In the post-crisis era, the fluctuation of house prices in China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How to use the macro-control represented by monetary policy to restrain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monetary polic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new Keynesia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how the fluctuation of house price affects consumption through liquidity constraints, thus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of central bank and wealth effect of house pri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weight of house price in the optimal interest rate rule varies with expected inflation, output gap, house price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rest rate rul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money supply in regulating the growth of house prices and the expansion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Although the wealth effect of rising house prices in China is obvious, the mechanism of liquidity constraint needs a process to manifest, and the effect of interest rate regulation also has a process of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change. In theory, it provide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central bank to formulate the interest rate policy to deal with house price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790043) 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度青年项目(2009b07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0FINA0007)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11工程3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201104226)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293.3;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子龙;许箫迪;徐浩然;;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9年02期

2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3 陆军,钟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4 张屹山;张代强;;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5 李成;王彬;马文涛;;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与最优利率规则[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6 刘斌;;稳健的最优简单货币政策规则在我国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7 赖溟溟;白钦先;;我国居民消费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年08期

8 骆祚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性财富效应分析:一种模型的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郑智峰;;扩大内需的支点: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3 许先普;;通货膨胀目标制宜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吗?——基于弹性目标规则分析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适度性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余元全;;资产价格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兼论当前高物价的根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骆祚炎;;住房支出、住房价格、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增长——兼论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8 赵进文,高辉;中国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模型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9 王雪标,王晓婷;我国失业—利率敏感性分析——一种卡尔曼滤波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9期

10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健;高波;;非线性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测度研究——基于1996——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A];第三届(2010)《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明婷;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丁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宪勇;DSGE框架下的中国经济波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6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7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星;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服务及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少华;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应性及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屈玲;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胡选龙;中国股市泡沫度的计量方法与治理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 万华锋;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宇欣;A股平均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校建立;农村居民贫困、社会资本对微型金融需求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7 常红军;中国货币政策稳定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易延成;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陈焕焕;开放经济下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适用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章艳;城市房地产价格非理性演绎的正反馈交易传导机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祚炎,刘朝晖;资产结构、收入结构与股市财富效应[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3 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和提升比重[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4 骆祚炎;近年来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5 骆祚炎;;基于流动性的城镇居民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分析——兼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4期

6 杜朝运;邓嫦琼;;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魏锋;;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维刚;泰勒规则、联储货币政策及我国货币调控问题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9 赵晓力;马辉;陈守东;;股价、房价对消费行为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周京奎;;1998~2005年我国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研究——以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互动关系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帆;;房价的豪赌[J];散文选刊;2010年07期

2 郇公弟;;德国房价缘何十年不涨[J];学习博览;2010年06期

3 ;房价因素明年部分编入CPI[J];共产党员;2010年09期

4 ;新政之下 房价会降吗?[J];房地产导刊;2010年06期

5 ;高房价制造剩男剩女[J];协商论坛;2010年05期

6 刘晓林;;房价拐点真的到了吗?[J];观察与思考;2010年06期

7 哈建伟;;房价,请问还能涨吗?[J];报林;2010年05期

8 张宝全;;房价下跌是回归不是拐点[J];房地产导刊;2010年06期

9 赵国忠;;促地产业平稳发展 避免房价大起大落[J];城市住宅;2010年05期

10 ;大部制在探索中前进[J];中国房地信息;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曦;;关于房价问题的思考[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岳晓武;;房价、地价与土地招拍挂[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5年

3 李青原;王永超;;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2010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苑玉林;张丽;;剖析房价与地价的关系[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5 李珍贵;;房价、地价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6 杜新波;胡杰;南雪玲;;房价与地价经济关系实证研究[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文锋;张雪;;我国股票市场的间接财富效应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庆田;胡小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财富效应检验[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赖琳玲;曹亚琨;;房价与城市空间形态在房地产税中的应用[A];2005国际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永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我国房地产市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绍峰;财富效应怎样影响了中国房价[N];金融时报;2010年

2 余丰慧;房价上涨可为居民带来财富效应是谬论[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8月长沙房价环比跌7.2%[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记者 王晓然;环比下降0.2% 北京房价三年来首跌[N];北京商报;2008年

5 张舵邋杨晓亮;北京房价三年首现环比下降[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敏;房价短期内不会大幅反弹[N];东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辛红;政府救市 保房价还是保民生[N];法制日报;2008年

8 记者 黄继汇;全美房价可能还要下跌10%~15%[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特约记者 关鸿江;首府房价一年来首次呈现下降[N];阿克苏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贾晓燕;房价下跌仍在持续 深圳楼市望2009年底回暖[N];证券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熊剑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黄静;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广义财富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乃合;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刘燕;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汪浩瀚;转型期中国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孙利;基于获取剩余索取权的管理层收购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王文成;我国房地产价格演化机理及其相关调控政策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杜雪君;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刘建江;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巧;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杜丽丽;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3 冯浩;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梁明星;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高远;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当今我国高房价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牟锋;近年来我国房价上涨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颖;我国资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万华锋;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鑫;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涂大坤;流动性约束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D];广东商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68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68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