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波动性与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Abstract]: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in 2005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reform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which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volat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his paper, the GARCH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Wande all A index from June 1, 2001 to May 31, 2010, and the short-term effect an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on the market volatility are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short-term effect and the long-term effect.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nges in market efficiency. It is found that: (1)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stock reform increases the volatility of the market; (2) the long-term effect of stock reform leads to the decline of market volatility; (3) the impact of new information on market volatility becomes smaller; (4) the long-term memory of the impact of the shock on the market becomes large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乐芬;;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2 井百祥;孙伶俐;;股权分置改革下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刘明;王仁曾;;股权分置改革中上证指数的波动——基于ARCH类模型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6期
4 曾慧;ARCH模型对上证指数收益波动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孙立;;论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光耀;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率的实证检验[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明惠;李昌振;;中国股市收益波动性的ARCH族模型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畅;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春华;中国股票市场股指收益率及波动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王鸿燕;上证指数的交易周的日效应检验及其非线性动态结构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3 黄道平;基于ARCH族模型的中国股市波动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杨绮霞;内地与香港股市金融板块的联动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姜修晓;完善我国QFII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龚慧艳;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7 何琪;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及市场绩效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谢腾云;基于ARCH模型的沪深股指收益率波动特征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9 黄浩;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及与周边市场的关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李光耀;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率的实证检验[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启亮;;股权分置改革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3 奉立城;许伟河;;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4 曹国华;李华;赖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的市场反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5 王春峰,张庆翠;中国股市波动性过程中的长期记忆性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6 徐正国,张世英;调整"已实现"波动率与GARCH及SV模型对波动的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8期
7 刘玉敏;任广乾;;股权分置改革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7期
8 张永东,毕秋香;上海股市波动性预测模型的实证比较[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9 林丽端;黄国良;;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效率关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01期
10 井百祥;孙伶俐;;股权分置改革下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亮宇;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苏力勇;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3 龚旭云;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铮洋;基于Copula函数的中国证券市场风险度量[D];吉林大学;2006年
5 周合生;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春胜;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特征及现阶段风险防范措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斌;刘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市场风险价值的变化[J];统计与决策;2009年03期
2 马永亮;苏玮;;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吸收冲击能力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8年09期
3 孙伶俐;;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9年01期
4 刘爱东;伍健;;论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王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法选择探析[J];经济师;2006年07期
6 钟坚;李志东;徐向勇;;投资者关系管理再造——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与市场化的挑战[J];广船科技;2006年03期
7 杨成;李克强;顾文嵘;;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8 谢莉;祝锡萍;;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27期
9 潘淑娟;王俊英;;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张玉珍;;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方法评析[J];财会月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幽然;李好好;;利用GARCH族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的波动性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谢赤;吴雄伟;;基于GARCH模型的CHIBOR行为实证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杜子平;;金融系统市场风险协同持续性分析——关于沪深股市的实证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何丽梅;刘晓春;;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常颖;徐金玲;;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李汉东;方福康;;波动持续性与金融资产风险分析[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8 傅冬绵;黄赜琳;;证券市场股票收益的GARCH模型[A];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刘玉灿;魏峗;;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喻梦颖;肖淑芳;;股改前后,谁在导演现金股利的角色?[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艳军 王永锋;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在保证金设计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4年
2 裴勇;诺贝尔奖得主恩格尔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在期货研究中的应用(1)[N];期货日报;2004年
3 周世一;QFII如何投资中国资本市场[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潘慧峰 郝晓红;石油期货设立 刻不容缓[N];证券日报;2005年
5 中国人民大学 胡乃武 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 龙向东 博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恩格尔、格兰杰贡献及理论[N];金融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岚;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邓晓卫;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翁洪波;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许磊行;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郭晓亭;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许弘林;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与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陈志斌;对冲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许年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刘锴;并购交易特征、股权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岑yN;股指期货波动性与股权分置改革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振东;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探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3 宋丽娜;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朱敦赣;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汪桂敏;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在期货交易保证金设计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莉娜;电力期货市场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潘方卉;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尹波;我国认购权证上市对标的股票影响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杨显;基于误差修正和GARCH模型的铜套期保值比率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邓兴东;股指期货市场的信息效率优势[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65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65274.html